【媽媽網特稿】春節回婆家還是娘家的話題由來已久,每到接近年關三五閨蜜姐妹湊一起聊天的話題準少不了這個;而坊間也有夫妻們為這個問題激化家庭矛盾離婚收場的傳聞;嚴肅的專家甚至還把這個話題抬升為“社會問題”,直指社會家庭結構越來越集中成”421”模式,一對夫妻兩家父母四個祖輩,回誰家確實頭痛。這次媽媽網推出的“春節過年方式你糾結嗎?”調查,大多數反饋一片和諧,不得不說現代家庭的情商在不斷提高。
回婆家還是娘家?
在春節“回誰家”的問題上,44%的家庭是選擇“先婆家后娘家”,其次是17%的家庭是“全程婆家”,這兩類家庭的選擇都是比較偏傳統的選擇,給足婆家人面子;而“先娘家后婆家”甚至“全程在娘家過年”的比例加起來也有超過27%,咱能說這部分家庭的男人們都是好好先生么?這疼老婆的節奏必須得夸。最能體現和諧高度的,莫過于“兩邊張羅到我們家過”的過年方式了。確實,結了婚就是一家子,爸媽不分你我一碗水端平,一起過更熱鬧有木有。
選擇在婆家過年的家庭超過六成
回誰家,是個難題嗎?
事實上,在這個回家的決策背后,蘊含了夫妻相處的藝術和溝通的能力???,有35%的妻子們都自評“傳統好媳婦兒”,鐵定是嫁雞隨雞的主兒。19%的妻子則吃定了老公,“偶家男人最聽話”,把那口子管得服服帖帖。還有26%的家庭相當民主,舉案齊眉一碗水端平,每年輪換回婆家和娘家過年。只有五分一的家庭會在這個問題上遭遇選擇困難癥,拌嘴、冷戰差點“成倆斗眼雞”。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對于還在成長期和磨合期的家庭,終將尋求到寬容成熟地處理問題的辦法。不信?你說那些現在選擇“不會頭痛”的家庭,有可能自打結婚來就這么和諧嘛?!
有兩成的夫妻還是會為回誰家過年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