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流感疫苗最好保持理性的態度
2、社會、公眾都要擺正心態
與此同時,流感疫苗特有的生產特點決定其銷售時必須講究策略。由于每年流感病毒毒株類型都可能發生變化,生產商需要在前一年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作出的流行毒株、流行趨勢預測,確定疫苗生產的種類和規模,生產能力一旦確定就不能擴大。另外,如果有突發事件,如出現傳染病流行時,還要有能力為公共衛生提供支援。因此,流感疫苗生產需要極強的預見能力,生產商往往承受巨大的風險。如何規避風險呢?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疫苗出廠時,要大說特說疫苗的好處,鼓勵更多的人來打疫苗。一旦老百姓的“胃口”被吊得很高,眼看貨源供不應求,又趕緊請專家出來“滅火”。否則,疫苗一旦出現缺貨,就可能直接影響到品牌的聲譽。如此看來,流感疫苗熱炒背后的玄機還真不少。
有專家提醒說,接種流感疫苗最好保持理性的態度,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身體狀況綜合考慮。一般而言,接種的重點推薦人群是60歲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及體弱者、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服用激素、放療、化療的病人及艾滋病感染等免疫系統疾病)、醫護人員、兒童及在校學生和為公眾服務的人員等。注射流感疫苗并不能預防感冒,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加強鍛煉,增加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
生活小提示:
流感疫苗不能“包治”感冒
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發生,只能起到緩解普通性感冒癥狀、縮短感冒周期等作用。而且,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個月之后才能產生抗體,達到預防的目的。因此,建議人們無論是否接種流感疫苗都應加強自身鍛煉,并依據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以爭取遠離感冒。
醫學專家指出,雖然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對于普通性感冒還需個人依據周圍氣候變化,謹慎防范。
小編總結: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發生,只能起到緩解普通性感冒癥狀、縮短感冒周期等作用。而且,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個月之后才能產生抗體,達到預防的目的。家長不要以為接種了疫苗可以一了百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