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病”這個隱形的殺手悄悄地藏在了基因的某個角落,伺機向寶寶伸出魔爪,破壞寶寶的健康。不過,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準父母只要及早提起注意,在孕前把好遺傳病的檢查關,就可在源頭避免悲劇的發生。
認識遺傳病
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的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發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涉及人體各系統和各個器官。我國常見的遺傳病有地中海貧血、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先天愚型、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聾啞、色盲癥、軟骨發育不全、粘多糖貯積癥等大約40余種。
人們容易把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混為一談。其實,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寶寶出生時就表現出癥狀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遺傳因素引起的,屬遺傳病,如先天愚型(唐氏綜合征);而有些,卻是孕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而引起胎兒發育異常,不屬遺傳病范疇,如先天性心臟病。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遺傳病。
另一方面,遺傳病也不一定是在出生時就有癥狀表現的。有些遺傳病,要在個體發育到一定年齡時才表現出來。例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一般4~6歲才發病。許多遺傳性智力低下患者,在嬰幼兒期亦不易發現。由于這類疾病早在胚胎期間乃至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時候就埋下了病根,所以,責任自然落在患者的父母身上。每一對準備當父母的夫婦都要想到如何預防遺傳病,這也是實現優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遺傳病并非不治之癥
對于遺傳病,人們直認為那是“命中注定”的“不治之癥”,事實上,隨著人類對遺傳病的研究逐步深入,對某些遺傳病,人們已經破譯其“遺傳密碼”,采取科學方法進行干預,可以幫助生育健康聰明的寶寶。對于已有癥狀的遺傳病患者,可以通過飲食、藥物、手術和基因療法來達到改善或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