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早產宜知
在朵朵媽離預產期還有兩個月的時候,無意中聽到婆婆正在教丈夫預防早產的措施,她不禁感到有些好笑。準備了那么久,絕對不會有早產的情況出現的。她走下床準備讓婆婆放心,結果朵朵爸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過來扶住了她??吹蕉涠鋴屢汇渡?,朵朵爸冒著冷汗說:“快上床,你下來干什么,要萬一摔倒了造成早產,那就糟了?!倍涠鋴尯鋈幌氲揭痪湓挘骸拔C無處不在!”
孕期早產
早產是指妊娠在28 足周至37 足周前而終止,早產發生率占總分娩的6%。此期分娩的新生兒稱早產兒。由于早產兒先天不足,個子較小,體重較輕,有些甚至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全,容易發生畸形,倘若護理不當,容易死亡。面對這些情況,準媽媽一定很緊張。到底發生流產或早產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預防呢?
早產發生的五個原因
胎兒原因: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
母親原因:急性傳染病、慢性病等,如心、肝、腎等疾病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宮畸形、胎膜早破、陰道內上行感染、產前出血、外傷、腹瀉、咳嗽等。嚴重貧血的孕婦,由于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產。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還有孕期性生活不當、活動過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產。
年齡原因:未滿20 歲或大于35 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于20 歲者, 早產發生率是20 ~ 34 歲組的11 倍。
流產史原因: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 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產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產率增高。
生活環境原因: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致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