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在晚期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

編輯:wuyubing | 出處: 鳳凰網

  晚期產后出血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出血,其原因主要有胎盤胎膜殘留、官內感染、子宮復舊不良、或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等。失血過多可致嚴重貧血或休克,危及產婦生命。中醫稱本病為“產后惡露不絕、產后血暈”。


晚期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

  [臨床表現]

  產后持續陰道出血,少量、中量或大量或于分娩后數日突然大量出血,剖宮產后出血可發生在產褥末期,伴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貧血癥狀。嚴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診斷]

  典型臨床表現。

  婦科檢查:軟產道無損傷,宮口松,鮮血白宮腔流出,子宮大而軟,有時見殘留胎盤組織或淤血塊堵塞宮口。

  [治療]

  西醫藥治療(1)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及宮縮劑,常選廣譜抗生素如青霉京、頭孢菌素類加滅滴靈靜滴,催產素10單位肌注,2-3次/日。出血量多時可給予706代血漿或輸新鮮血。


TAG:產后出血知識

  手術治療:疑有胎盤胎膜殘留者,應行診刮術,刮出物送病理檢查??紤]子宮切口感染裂開者,應剖腹探查,必要時切除子宮。

  中醫藥治療

  氣虛:產后出血量多,色淡質稀,無血塊,小腹下墜,氣短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攝血。

  方藥:黨參、黃芪、白芍、白術、生蒲黃(包)各15克,山萸肉、升麻炭、阿膠(烊)、陳棕炭各10克,三七粉(沖)2克。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血淤:產后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紫暗有血塊,腹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痛減,舌質紫暗有淤斑淤點,脈澀。

  治法:活血化淤,縮宮止血。

  方藥:當歸、川芎各10克,桃仁、枳殼各12克,益母草30克,白術15克,炮姜、炙甘草各6克。

  中成藥:益母草沖劑。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