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乙型肝炎傳給胎兒

編輯:wuyuxi | 出處: 新浪網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世界性最常見的血液傳播病毒感染性疾病。80 %的肝癌與慢性乙型肝炎有關,2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最終將死于與之相關的肝疾病或肝癌。全世界約有3.5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我國就達1.2億,是乙肝高發國家之一。

  母嬰垂直傳播是中國乃至東南亞國家HBV傳播的主要途徑,約30%的乙型肝炎是通過母嬰傳播而獲得的。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新生兒均感染乙型肝炎的機會。經母嬰傳播而發生的乙型肝炎,85 %將發展為慢性感染。母嬰傳播絕大多數發生在胎兒期和圍生期, 據統計未經任何阻斷措施幫助的乙肝大三陽母親,在圍生期約95%將會使乙肝病毒傳染給嬰兒,而經過正規阻斷措施幫助的母親這種可能性會低于5%的機會。但遺憾的是任何一種阻斷方法也不能達到100%的效果。

  母嬰圍生期傳播,又稱垂直傳播,有宮內傳播、產程中傳播、分娩后感染三種。而宮內感染是嬰兒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種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視乙肝孕婦的母嬰阻斷是減少新的肝炎患者最重要的手段。

  非特異性預防治療

  1、孕前咨詢指導:

  對于慢性HBV感染希望懷孕的女性,若妊娠前符合抗HBV治療指征者,可給予抗病毒治療,待抗病毒應答后停藥滿6個月方可考慮妊娠。對于不符合抗HBV指征的患者,如其HBV DNA載量較低(HBsAg陽性患者HBV DNA小于10^5拷貝/ml,或HBeAg陰性患者HBV DNA小于10^4拷貝/ml),無明顯肝臟纖維化,此類患者可推遲至分娩后再進行抗病毒治療。此類患者在妊娠過程中應監測HBV DNA,如患者HBV DNA上升至大于10^7拷貝/ml,則應在妊娠中晚期應用妊娠B級藥物,降低HBV DNA載量,以減少母嬰傳播風險。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孕產婦的健康防治知識:孕期應增加營養,避免過度疲勞,均衡營養,戒煙酒。加強身體鍛煉,但要限制劇烈運動,應避免腹部碰撞擠壓和震蕩,避免高危性行為,保護胎盤不受損傷。。

  3、正規產檢和肝臟檢查:整個妊娠的產前檢查一般要求是9~13次。懷孕初期即應進行初次檢查,停經28周以內,每隔4周檢查1次,懷孕28~35周間,每隔2周檢查一次,35周以后每周檢查1次。HBV感染孕婦是高危孕婦,應適當縮短產檢時間,有異常情況,必須按照??漆t生推薦的復診日期定期檢查。產前檢查時,醫師要詳細詢問孕婦以往月經周期和全面健康情況,是否有不良分娩史,認真詢問近期有無發熱、感染病史及有無肝功能異常的病史,最好由有治療肝病經驗的婦產科醫生進行全面評價肝臟的健康狀況,預測是否能安全度過孕期。

  4、分娩期措施:注意在分娩過程能及時補充能量,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輕癥肝炎患者按產科指征選擇分娩方式。重癥肝炎孕產婦,積極保守治療24~48小時后,行剖宮產術分娩。分娩時防止產道損傷,避免或減少新生兒產傷、窒息及羊水吸入,減少母嬰傳播。

  5、產后迅速脫離污染環境:導致母嬰傳播的因素包括嬰兒暴露于宮頸分泌物及產婦的血液中,因此,新生兒娩出后應立即用流動溫水清洗,使其盡快脫離污染環境,減少受感染機會。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