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過度肥胖 媽媽孩子危險大

編輯:luxinhua

  蔡雁說,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時特有的并發癥,是導致孕產婦和嬰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易致巨大兒的出生,難產率也會隨之增加。巨大兒在分娩過程中手術助產機會增加,可使產道損傷、子宮破裂、尾骨骨折、產后出血的發生幾率均大幅增加。由于盆底肌肉損傷,日后有可能引發盆底功能障礙,甚至子宮脫垂,且易引起胎兒臂叢神經損傷、鎖骨骨折、顱內出血等產傷,發生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的危險。而對于胎兒和新生兒而言,肥胖孕婦新生兒畸形發生率可增加35%~80%,神經管缺陷發生率增加1~3倍,隱睪癥發生率增加1.5倍,胎兒窘迫、圍生兒死亡率、新生兒低血糖及高膽紅素血癥等也會相應增加。

  孕期營養應科學 體重控制加咨詢

  蔡主任指出,孕期營養攝入過量,體重增加過多易在體內形成脂肪沉積,增加畸形兒、巨大胎兒及胎兒宮內代謝綜合征的風險。這就要求孕婦首先應了解孕前的體重,通過孕前體重指數評估體重是否標準。體重應該如何計算,蔡主任向大家介紹:體重指數kg/m2 =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然后,根據體重指數(BMI)不同,孕期有不同的增重標準。偏瘦者(BMI<19.8):12.5~18kg,正常者(19.8~26.0):11.5~16kg,較重者(BMI26~29):7~11.5kg,肥胖者(BMI>29):<7.0kg。最近,哈醫大四院還專門成立了孕期營養門診,對孕婦進行營養門診咨詢、指導,針對孕婦制定個體化的孕期營養方案,達到各種營養成分的合理攝入,以利于自然分娩,改善母嬰健康狀況。蔡教授建議,孕婦應學會平衡飲食,少食多餐,控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

  鏈接

  有研究表明孕期體重增幅超過建議值的孕婦,子女7歲時體重超標的風險高于普通兒童48%,而且子代在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將高于出生體重正常的孩子。著名的都哈理論(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認為,除遺傳基因和生活習慣,如果生命在發育過程早期(包括胎兒和嬰幼兒期)經歷不利因素(如營養增加過剩或環境不良等),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將會增加,甚至對以后幾代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