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注意孕早期水腫多屬異常

編輯:luxinhua | 出處: 新浪網

  目前,對該征主要是進行支持治療。首先要嚴密觀察病人的心肺功能,水、電解質平衡和血凝狀態,記錄每天液體出入量和腹圍,注意休息和少量多次進食,停止使用任何促性腺激素藥物,不使用HCG來安胎。對輕度OHSS,只須注意休息,并觀察卵巢大小和腹水形成、腹圍及體重等變化即可。

  對于中、重度OHSS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避免和糾正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防治并發癥。可以使用人體白蛋白靜脈滴注,幫助保持膠體滲透壓和血容量,降低游離的雌激素水平;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擴容和疏通微循環;對于少尿和腹水的病人,可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治療那些嚴重的、難以控制的OHSS,適時終止妊娠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阿秋的OHSS屬于中重度。經住院一周積極治療,各種癥狀終于消失,阿秋又可以繼續妊娠了。

  這里要提醒的是,有些自然懷孕的準媽媽也可能出現OHSS。此外,早孕水腫還可見于妊娠合并腎炎、心臟病、肝硬化等情況。尤其是有心臟病史的孕婦,如果出現活動后咳嗽,或夜間咳嗽而白晝好轉,常為心力衰竭的先兆表現,切不可大意了。

  生理性水腫,孕中期以后多見

  鏡頭二:娟娟懷孕18周了,把手放到肚皮上已經可以感覺到寶寶不安分的小拳腳。最近,她吃驚地發現,每到傍晚,腳踝總會比上午要粗一圈,而且皮膚繃得很緊,讓人感覺挺難受的。可是,用手指去壓腳踝,倒是不痛不癢,而且睡上一覺,清晨醒來腳踝又會縮回去一些。腳踝怎么一會兒粗,一會兒細呢?莫不是自己得了什么怪???娟娟天天寢食不安,人漸漸憔悴下來。

  醫生解析:細心的娟娟發現腳踝的特殊情況,其實是妊娠期水腫的表現。后來她到醫院經過血壓測量、尿常規等檢查都沒發現異常,最后判斷為生理性水腫。

  妊娠中期以后,不少準媽媽開始出現水腫現象。這是由于妊娠使孕婦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出現水鈉潴留;以及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壓力增加,血液流動緩慢,加之靜脈壁擴張,使血管內的水分易滲出。此乃生理性水腫的根源所在,孕婦比未孕時“胖”些也不足為奇。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