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作用的顯現
事實證明,受過胎教與沒有受過胎教的寶寶,智商差距是很大的。過去人們總認為胎寶寶在準媽媽的肚子里是無知無覺、沒有思想和感受的,事實并非如此,國內外胎兒醫學和婦產科專家在臨床檢查中,都發現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狀態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胎寶寶擁有一個非常神奇的生長過程,雖然在媽媽的肚子里,但一直馬不停蹄地發育自己全身的每一處細胞。
第1個月:黃豆般大小,同妊娠前無異。此時的寶寶被稱為胎芽。
第2個月:初具人形,四肢也已有雛形。內臟五官開始形成,早期心臟形成并有搏動??蓽y出較微弱的腦電波。
第3個月:頭部約為整個身長的1/4,內臟器官更加發達。通過超聲波儀器已能聽到胎寶寶的心音。
第4個月:胎盤形成,與母體的連結更加緊密。胎寶寶的手腳開始活動。外生殖器可確定胎寶寶性別。
第5個月:胎寶寶長出頭發,嘴開始張合,眼睛會眨動。感官系統迅速發育,味、嗅、聽、視和觸覺都開始發展,能很好地感知媽媽的情緒。
第6個月:胎寶寶腦細胞形成,會吮手指,具有一定的聽力,更喜歡爸爸低沉的聲音。
第7個月:腦皮質的六層結構均已定型。會出現打嗝似的規律性胎動,眼球開始轉動,出現味覺。同時,胎寶寶開始對媽媽的撫摸有反應,可以跟媽媽玩肚皮游戲。
第8個月:胎寶寶會有冷熱感,會覺察明暗變化,而且已經逐漸跟著媽媽的作息形成自己的睡眠周期。
第9個月:胎寶寶會笑,會皺眉,頭發已經長長。孕婦可以找到胎頭、耳朵的位置。
第10個月:視、聽、觸、味等感覺已健全,出現明顯的好惡情緒。
胎寶寶的這些表現,為實施胎教并產生良好效果做了很好的鋪墊。美國費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對兩百多名受過胎教的4~7歲兒童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受過胎教的兒童比沒有接受胎教的兒童智商高20%~45%。國內胎教專家也對胎教的作用作了鑒定:將41例在妊娠期間定時接受音樂、語言、撫摸等胎教內容的新生兒,分別在出生后的第4天、第5天、第6天進行行為神經監測與評估,并與26例非胎教新生兒進行分組對照。結果顯示,胎教組新生兒的安慰反應、對光習慣形成、對聲音習慣形成、非生物聽定向反應、非生物視定向反應等9項行為能力得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非胎教組新生兒。
通常受過胎教的孩子具有以下共性:
對音樂敏感,有音樂天賦。一聽見胎教音樂會非常高興,并隨韻律和節奏扭動身體。
音感準確,學習唱歌、音樂的速度快。
不愛哭。雖然受過胎教的嬰兒在饑餓、尿濕和身體不適時也會啼哭,但得到滿足之后,啼哭便會停止。還由于感音能力較好,每當聽到母親的腳步聲、說話聲就會停止啼哭。比較容易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樂或母親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滿月后就能養成白天醒、晚上睡的習慣。
心理行為健康,情緒穩定,總是笑盈盈樂呵呵的,非常活潑可愛,夜里能睡大覺,很少哭鬧。父母反映孩子好帶,和整天笑呵呵的孩子在一起,有無限樂趣。
語言能力發展快,辨別能力強。受過胎教的嬰兒4個半月能認出第一件東西,6~7個月時能辨認手、嘴、水果、奶瓶等,一歲時會說2~4個字句。這樣的嬰兒能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學會服從“不”的孩子更懂事、更聽話。他還會較早學會用姿勢表示語言,會做“歡迎”“再見”“謝謝”等動作,也能較早理解別人的表情,所以顯得特別聰明可愛。
能較早與人交往。嬰兒出生2~3天就會用小嘴張合與大人“對話”,20天左右就會逗笑,2個多月就能認識父母,3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發展良好,手抓握、拿、取、拍、打、搖、對擊、捏、扣、穿、套、繪畫等能力強。
大運動能力發展優秀,這些孩子抬頭、翻身、坐、爬、站、學走等,動作敏捷,協調性好。
記憶力比較強,記憶速度快。
學習興趣高漲,喜歡聽兒歌、故事,喜歡看書、看字,不少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就拿著書要媽媽講,學習漢字的能力驚人,智能得到超常發展。受過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個月左右便能背誦整首兒歌,也能背數字,入學后成績都比較優秀。
科學研究證實,胎教雖然可以促進胎兒在智力、個性、情感以及動作、行為、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育,讓寶寶在學走、學說話及反應靈敏度、記憶力等方面都優于一般兒童,但寶寶出生后的身心發育還是更多地取決于后天的繼續教育、遺傳和家庭社會環境等因素,以及個人的興趣、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
所以,每一位準媽媽做胎教時都不要功利化,我們不是要寶寶絕頂聰明、成為神童,而是為寶寶的智力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寶寶更健康、快樂、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