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新媽應該要怎樣給自己進行護理

編輯:小琪

  排尿

  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為了避免手術中損傷膀胱,會給產婦插上導尿管。一般導尿管會在術后24小時后拔除。產婦在拔除尿管后要多飲水,早下床活動,以盡早排尿。如果排尿困難,可以采取誘導排尿,比如可以坐起排尿,或通過熱敷下腹部或聽流水聲等方法來促進排尿。


產后護理

  傷口護理

  傷口疼痛如何護理?

  一般剖宮產術后的產婦身上都會放置止痛泵,因此產婦不會感覺傷口太疼的,通常情況下都可以忍受。有些產婦因為精神過于緊張,所以對疼痛比較敏感,這種情況下也建議盡量少用止痛藥,因為一般止痛藥物都會抑制子宮收縮以及腸管的蠕動,從而延遲產婦排氣的時間。

  感覺傷口疼痛時,可以采取半臥位,這樣能夠減少傷口的張力,減輕傷口的疼痛。在下地活動或咳嗽時,最好一只手捂住傷口,也可以聽輕音樂或比較舒緩的音樂,或與家人共同分享與小寶寶在一起的快樂,比如看寶寶游泳、洗澡,以分散注意力。

  如何保證傷口的清潔?

  剖宮產的媽媽一般產后出汗較多,在住院期間可采取擦浴,勤更換衣服等清潔的方法。一般產后14天左右,在傷口完全愈合好,傷口無紅腫、滲出的情況下,可以淋浴,但時間不要過長,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并保證室溫在26℃左右、水溫在37℃左右。注意一定不能盆浴或坐浴,洗浴時不要揉搓傷口,洗浴后可以用75%的酒精清潔傷口。浴后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滲血、滲液等情況一定要到醫院去看一下。

  傷口滲血了怎么辦?

  一般術后當天傷口出現少許滲血、滲液都是正常的,產婦不必害怕。如果滲出過多,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以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住院期間,醫生會在術后3天為傷口換藥,及時檢查傷口的愈合情況。如果發現傷口有紅腫感染的情況,會及早采取治療措施。而且出院前會再次為傷口換藥,檢查傷口,確信傷口已愈合良好后,才會允許產婦出院。產婦如在家中發現傷口有滲出、紅腫等情況,一定要及時來院做相應的處理。傷口在愈合過程中,肉芽組織會增長較快,所以有時會感覺傷口發癢,這種情況不必擔心。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