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媽媽們遠離產后抑郁

編輯:小琪

  至今無統一的判斷標準,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美國精神病學在《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1994年)中制定的:具備下列癥狀的5條或5條以上,必須具有①或②條,且持續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會功能已經收到嚴重影響。

  癥狀包括:

  1、情緒抑郁;

  2、對全部或者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

  3、體重顯著下降或者增加;


產后抑郁癥表現癥狀

  4、失眠或者睡眠過度;

  5、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

  6、疲勞或乏力;

  7、遇事皆感豪無意義或自罪感;

  8、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

  9、反復出現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中國文化的坐月子被認為是一種傳統社會的支持,而西方國家的產后憂郁可能源自缺少類似的產后儀式,如強迫休息、強迫隔離,婆婆與家人沒提供實質的支持與援助等等,使產婦身體疲倦,也使婚姻關系緊張,因此外國學者做了產后憂郁的研究發現,中國人產后憂郁的比率較低,可能是中國文化坐月子的功勞。

  坐月子,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交互與情感的交流,讓家人更緊密結合在一起,實在功不可沒,另一方面,中國人把“喜、怒、哀、樂、愛、惡、欲”視為七大基本情緒,沒有任何詞句可以精確貼近憂郁的意思。

  中國人不善于表達憂郁的情緒,自小被教導要壓抑情緒,過于強烈表達情緒被認為是一種病態,而溫和、抑制型的情緒是被推崇的。中國女性稟持著凡事都認命的心態,以往產后憂郁比率低可能是由于無法用言語表達或不善于表達,直至近廿年才被重視,多以睡不好、吃不下飯、疲倦、健忘等癥狀表現。

  產后因媽媽體內荷爾蒙急劇變化,加上照顧嬰兒的壓力、新手媽媽的倉卒不安及個人體質敏感,大部分的新產婦都有可能有輕微的產后憂郁,癥狀包含無緣無故哭泣、情緒多變及易怒與焦慮等,有周遭的支持與關心,憂郁的癥狀兩周內會緩解消失,不必擔心。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