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33-4周:應掌握的產檢基本知識

編輯:chenxingru | 出處: 新浪網

  妊娠33~34周

  孕婦的狀況:這個時候的準媽媽乳房豐滿,身形略顯笨重,子宮和肚皮變薄,在胎動時甚至能清晰地觸摸到胎兒的肢體。

  胎兒的狀況:此時的胎兒身長45厘米左右,基本看上去就像出生時的樣子,當然就是小了一號,但是能夠在精心的照顧下很好地適應這個世界了。

  妊娠晚期產檢的基本知識

  從33周開始,產檢應變為每周一次,每次檢查的內容沒有明顯的變化,如:測量體重、宮高、腹圍、心率、血壓、胎心,定期測量血尿常規等項目。不同的是,我們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什么是胎心監護

  正常的胎兒心率隨子宮內環境的不同,時刻發生著變化,胎心率的變化是中樞神經系統正常調節機能的表現,也是寶寶在子宮內狀態良好的表現。而胎心監護的使命是盡早發現胎兒異常,在胎兒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損傷時,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使新生兒及時娩出,避免發生影響其終身的損傷。

  可以通過監測胎動和胎心率來反映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況,在懷孕35周后孕婦每周去醫院產檢時,都要進行胎心監護。但這樣只能在特定時段監測而不能按照需要監測,所以還需要準媽媽養成每天自行檢測胎動的習慣。

  胎心監護是通過綁在準媽媽身上的兩個探頭進行的,一個綁在子宮頂端,是壓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了解有無宮縮及宮縮的強度;另一個放置在胎兒的胸部或背部,進行胎心的測量。

  儀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準媽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寶寶的心跳。另外還有一個按鈕,當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可以按壓此按鈕, 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胎心監護儀將胎心的每個心動周期計算出來的心跳數,依次描記在圖紙上以顯示胎心基線變異。

  在一定范圍內,胎心基線變化表示胎心中樞N植物神經調節和心臟傳導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儲備力。

  胎心過快或過慢都是有問題的表現,但是一般性的伴隨胎動的胎心過快不能說明胎兒出現了什么問題,往往是胎心過慢的風險更大,提示胎兒在宮內的儲備減少,面臨缺血缺氧的危險,需要醫生及時予以處理。

  什么是無應激試驗

  通常情況,準媽媽選取一個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比如半臥位或是坐位,胎心監護進行20分鐘。如果20分鐘內胎動次數超過三次,每次胎動時胎心加速超過15次/分,并且沒有太過頻繁的宮縮出現,那么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說明寶寶在子宮內非常健康。

  如果您拿著這樣的結果給醫生看,通常他會在監護報告的角落里標注上:NST(-)。如果報告的結果是NST(+),醫生就會根據您的實際孕周,采取相應的處理方式。

  什么是縮宮素激惹試驗

  如果您的胎心監護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但是也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寶寶在子宮內處于缺氧的狀態,那么醫生很可能會建議您進行縮宮素激惹試驗。此項檢查是使用低濃度的催產素誘發宮縮,通過胎心監護了解胎心在宮縮時的變異情況,因為一旦胎兒在子宮內處于缺氧的狀態,心臟負荷加重,那么他很難在宮縮時維持正常的胎心率,此時醫生就會發現問題,并及時予以處理。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