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生活報訊:一名產婦在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廁所內,生下一個男嬰。經過急救,母子平安。 該產婦是來哈的打工人員,當天準備來醫院做產前檢查。不料,人還沒到診室,突然想上廁所,結果將孩子生了下來。醫護人員得知后,迅速將產婦和嬰兒送到診室救治。
何謂急產
怎么會這樣?生孩子往往要陣痛十多個小時,真的有這么快就分娩的嗎?一旦遭遇此類狀況,又該怎么辦呢?
一般所說的急產,是指陣痛還沒有真正開始,就進入了分娩的狀態。初產婦分娩的時間一般需15個小時左右,幾乎沒有來不及住院的情況發生。發生急產者多是經產婦。
現在,孕產婦一到了妊娠滿32周后,將每周接受一次診察。所以,除了極個別有特殊情況的準媽媽外,很少會發生急產。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分娩也如此。因此,孕媽媽對急產做一個大概地了解也是有必要的。
對寶寶的處理
萬一發生了急產,產婦自然手足無措,家人也是驚慌忙亂。這時候應趕快沉住氣,考慮一下必須采取的應急措施。正常嬰兒生命力是非常強的,只要家人不驚慌,沉著、冷靜地處置,就能保證寶寶的健康。
遭遇急產時,必須做以下最低限度的處置:
1、立即與醫院或急救站取得聯系,請他們給予協助。
2、準備幾口大鍋,燒足夠的開水。
3、臨時為嬰兒接生的人,要用肥皂徹底洗干凈手,并且要用酒精消消毒。
4、健康的寶寶出生后會立即發出哭聲。讓寶寶臉朝上,用干凈的紗布等擦拭,不使污物進人嬰兒的眼、耳、鼻、口中。
5、寶寶的全身也要輕輕擦一擦,然后再用毛巾、漂白布,或是干凈的被單把寶寶包起來。
6、擦拭的時候盡可能不要觸及臍帶。但是,因為醫生、助產士的到來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還是必須處置臍帶。這種處置事關重大,一定要按如下的辦法做:從距嬰兒肚臍2―3cm處和距此3―4cm處的兩個地方,用仔細消過毒的絲線做結扎。一定要系好結子。如果結子系不好,散開了,那將后患無窮。系好結之后,用徹底消過毒的刮臉刀片,把兩個絲線結之間的臍帶切斷,并且要用酒精擦拭切口處,然后用消毒紗布把切口包好。
對媽媽的處理
為了預防伴隨分娩而發生的感染危險,在等待醫師或助產士到來之前,應做以下處理:
1、 寶寶誕生后10―20分鐘左右,胎盤將娩出。不要把胎盤扔掉,而要放在容器中,留給醫師看一看是否完整地娩出了。如果宮內留有胎盤,會使子宮收縮不良,引起大出血等等。
2、分娩后特別要注意防止血液和羊水的污染。
3、把開水晾涼,然后用脫脂棉或紗布蘸水仔細擦拭外產婦的陰部,然后再用同樣清潔的紗布擦干。
4、擦拭之后,敷上潔凈的衛生巾或脫脂棉。
5、千萬不要把手指、脫脂棉等攤入陰道內。
Tip:如果急產發生在去醫院的途中,那么就不必拘泥于去事先預訂的醫院,而應先到近處的醫院甚至門診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