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產后應該慎用5類中藥

編輯:曉玲

  1、補益中藥

  在剛生產后,不宜服用太過補益作用的中藥,如人參。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樞神經及心臟血管的”人參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參寧”以及作用于內分泌系統的配糖體等。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興奮作用。如果新媽媽服用了人參,人參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就可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剛剛經歷分娩的新媽媽,體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所以新媽媽急于用人參補身子是有害無益的。

  2、活血中藥

  在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時太過補益作用的藥物,就如人參,服用過多易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的流動,不利于新媽媽身體恢復。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個星期之內,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捎靡恍┤岷偷幕钛帲谧訉m收縮,幫助排出產后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當歸、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補血活血藥。

  3、溫熱中藥

  一些溫性藥物,可以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很適宜新媽媽服用。但太過熱性的藥物,則會傷害新媽媽的身體。因為辛辣溫燥藥物可助內熱,而使新媽媽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癥狀。而且母體內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兒,使嬰兒內熱加重。同時太過溫熱的藥物容易使新媽媽出汗增加,耗損新媽媽的身體。

  4、寒涼瀉下藥

  過于寒涼瀉下的藥物不利于身體虛弱的新媽媽,所以產后一定要慎用此類中藥。

  5、滋膩中藥

  太過滋膩的藥物會影響新媽媽的脾胃功能,因此為了保障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新媽媽應避開滋膩的中藥。

  產后慎用中藥

  慎用5類中藥

  所屬類別 藥名

  補益中藥 人參、黨參、黃芪等。

  活血中藥 紅花、丹參、牛膝、乳香、沒藥等。

  溫熱中藥 附子、肉蓯蓉、肉桂、干姜、半夏等。

  寒涼瀉下藥 大黃、牛黃、芒硝、番瀉葉等。

  滋膩中藥 熟地

  愛心提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越來越好,產后一般只要正確調養,不一定需要用藥物。不妨在產后調補過程中,食用一些龍眼肉、枸杞、紅棗等,對于產后貧血尤為適宜。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