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的孩子?!
從受精到孩子降生是個復雜又漫長的過程,其中唯一的遺傳物質傳遞發生在受精過程中。所以孩子生下來像誰,完全取決于卵子是和誰的精子結合。由于精子只能在女性生殖系統中存活幾天,所以只有在短期內與不同人性交,才有搞不清楚孩子父親是誰的風險,但即便如此,這孩子也只會獲得唯一一個男人的遺傳物質。
細胞絕不會來者不拒地接受一切外來的東西,細胞膜和上面的受體決定了細胞能放什么東西進來。只有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細胞才會讓DNA通過細胞膜進來,而在體內條件下,細胞是會把DNA拒之門外的。而就算DNA進入了細胞內,缺乏相應的酶它們也根本不會被整合到細胞自己的DNA上。所以,除了和卵子結合的那個精子之外,再沒有其他什么能夠決定孩子的遺傳信息。也就是說,除了和卵子結合的那個精子之外,再沒有其他什么能夠決定孩子的遺傳信息。
女孩像爸爸、男孩像媽媽?
我們經常會評價朋友或同事的孩子更像父母中的哪一方,可能你曾經聽說過這樣的說法:女孩像爸爸、男孩像媽媽。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呢?科學研究表明,父母雙方所有特征實際遺傳給孩子的可能性幾率都是相同的。孩子是否體現出某些遺傳特征,主要取決于這種特征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所謂顯性遺傳,是指在其中一方的遺傳因子的影響下就能表現出特征的遺傳;所謂隱性遺傳,是指需要爸爸和媽媽的遺傳因子結成對才能表現出特征的遺傳。
雖然民間自古就有說法,孩子長得與父母中異性的一方更像,但實際上從眼睛、鼻子、嘴等面部特征到體形特征,孩子是同時從父母那里繼承各種身體要素的遺傳因子。由于從媽媽或爸爸那里獲得的遺傳因子的影響力是相同的,所以異性一方影響力更大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這種說法并沒有科學根據,恐怕只是從孩子面部所表現出的部分特征大致來判斷。如果說人們覺得父母長相中的缺點更容易遺傳給孩子,可能是因為人們更留意那些認為是缺點的地方。
女人基因會被首次性接觸的精液改變
為什么侄女仿姑、外甥隨舅?
侄女仿姑、外甥隨舅也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如果對周圍的人進行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說法似乎很容易被驗證。這是因為孩子爸爸與他的親生兄弟共同擁有50%相同的遺傳因子,孩子媽媽也一樣。孩子爸爸或媽媽又與孩子共同擁有50%相同的遺傳因子。所以孩子就與舅舅或姑姑等共同擁有了25%相同的遺傳因子。因此,根據遺傳學來分析,孩子與舅舅或姑姑等長相相似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覺得與父母相比孩子長相更像舅舅或姑姑,可能是因為他們相似的部位特征比較明顯吧。
為什么有的孩子不像爹也不像媽?
孩子長得不像爹也不像媽,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親生的。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這類特征的遺傳除受多個基因控制外,還受到非遺傳的環境因素影響。人類的遺傳特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單純由某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遺傳特征,稱為單基因遺傳特征如血型、DNA多態性等。父親與母親分別將自己的一個基因傳給后代,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變。另一類是復雜的遺傳特征,如人的身高、胖瘦、膚色、智商、性格、行為和相貌等。這些遺傳特征是由多對基因和環境等條件共同作用后形成。每對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對基因的共同作用就決定了個體的特征。在精子、卵子成熟的減數分裂時,位于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是隨機組合的,因此同胞間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復雜的遺傳特征受環境影響較大,如身高和體重就與生活環境、營養狀況、生活習慣等后天因素直接相關;智商與受教育情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