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教寶寶玩數數游戲。經常教他做我拍一你踢一的游戲,就是媽媽拍肚子一下,他也在那個地方踢一下,媽媽拍兩下他又踢兩下。最初通常要玩好幾個星期他才開始有反應。每天早晚吃完飯時用勺子敲碗,或用東西敲門板給寶寶聽,在敲"咚"時念一,敲"咚咚"時念二,"咚咚咚"時念三,最初只敲1、2、3下,來回1、2、3、3、2、1、2、1、3那樣敲,每個數字之間停頓一、兩秒。慢慢的可以增加到敲10下。每天敲兩遍。胎兒有很好的聽力和記憶力,這對他出生后有好的記憶力和對數學的敏感度很有好處。在杰杰六個月大時,我很容易就教會了他1至10的數字,還有教會他認20元、50元和100元的紙幣,按道理他應該只懂這幾個數字。可一考杰杰,他竟然能夠無師自通10至100的數字。我想這和我胎教時每天敲1至10給他聽有關,令他對數字有特殊的領悟力,自己通過大腦把10至100的數都聯想弄通了。而且六個多月的杰杰竟然在教了他1+1=2、1+2=3和2+2=4后就自己能領悟出10以內的加法。剛滿七個月的杰杰已經對10以內的減法很熟練了。
實用的胎教體會 就是要持之以恒!
七個半月就全會乘法口訣了。美國學者斯特勞斯和柯梯斯(Strauss & Curtis, 1981)對10-12個月嬰兒數的概念學習進行研究,發現嬰兒在前語言階段已能感知到物體的數量,至少對于5以內的數量已有感知:發現嬰兒在重復接受數量為2、3、4、5的實物性刺激并產生習慣化以后,在隨后的實物測驗中,都能區別2與3 的不同,但不能區別4和5的不同。對3和4,情況比較復雜,在實驗中用同類實物(玩具房子)進行學習的女嬰能區別3和4的不同,而男嬰則不能。 在實驗中用不同類實物(玩具房子、玩具狗等)進行學習的男嬰能識別3和4的不同,而女嬰卻不能。 這個研究讓我解開了心中的謎團:還沒會說話的普通嬰兒,他們最多只能區別到1、2、3、4 。可是胎教卻使六個月的杰杰無師自通10至100的數字、自己領悟10以內的加減法!七個月就會了乘法口訣。甚至不需要拿什么提起他的興趣來學習。胎教真是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大多數胎兒在晚上六點至十點這段時間最活躍,所以這段時間是進行胎教的最佳時間。白天則根據每個胎兒的作息時間進行,一定要在寶寶清醒時進行,要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我每次給杰杰做胎教20分鐘左右,每天兩次。這里有個偷懶的方法,有時我想一邊做胎教一邊看自己的書,于是就把上面提到的要唱的歌、童謠、唐詩、要說的故事、要敲的數等都錄下來,然后在錄音機上放給寶寶聽!千萬不要用耳機!當然不能每次都這樣!寶寶需要你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