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婦科癌癥患者如何過生育關

編輯:wuyubing | 出處: 新浪網

  早期子宮內膜高分化腺癌的年輕患者經過宮腔鏡電切或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可以實現保留生育功能。近期的一篇大樣本Meta分析顯示,經過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后,子宮內膜癌治療滿意率為76%、復發率為40%、生育率為28%。說明對早期子宮內膜癌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治療是可行的,但子宮內膜癌治療后生育率遠低于子宮頸癌,提示經過大劑量孕激素的治療后,卵巢功能及子宮內膜容受性均受到一定損傷,影響妊娠。


婦科癌癥患者如何過生育關

  除上述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外,目前對腫瘤女性患者保存生育力的方法還有化療前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保護卵巢,凍存胚胎和卵母細胞以備進行受精及胚胎移植;凍存卵巢組織或者凍存整個卵巢進行移植;凍存卵泡以備進行卵母細胞體外生長及成熟等。

  怎樣應對妊娠期癌變

  一些年輕的準媽媽認為宮頸癌離她們非常遙遠而忽視相關檢查,等到懷孕中晚期出現明顯的宮頸癌癥狀,如:陰道出血、有異味等時,除了流產,開始痛苦的放化療外別無他途。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教授李亞里介紹,研究證明,孕期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約占妊娠婦女的0.7%~5%,常在妊娠中晚期發現;宮頸癌約占同期宮頸癌患者的1%~3%,以早期占多數,約占妊娠期生殖道惡性腫瘤的50%。

  由于妊娠合并宮頸病變處理較為復雜,李亞里建議,應針對病變的嚴重程度、孕齡、對胎兒的渴望度、產科合并癥等因素,施行個性化治療。如對于CINⅠ期、Ⅱ期,其自然消退和病變持續存在幾率高,可不做特殊處理,但需定期6~12周進行細胞學、HPV和陰道鏡檢查,嚴密觀察至足月分娩,產后6~8周重新評估同非妊娠期。對CIN Ⅲ期,根據孕周對胎兒需求迫切程度而定,可密切追蹤至足月,選擇剖宮產分娩,產后6~8周若活檢仍為CIN Ⅲ期,對于放棄妊娠或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在終止妊娠后行宮頸錐切術或全子宮切除術。

  對于宮頸癌IA1期患者,如果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宮頸錐切術,保證足月生產。對于早期宮頸癌,孕早期可先行流產,孕中晚期可剖宮取胎或剖宮產同時采用手術治療,對手術禁忌者,則可選擇根治性放療;對于中晚期宮頸癌,首選放射治療。早孕患者可直接體外全盆照射,使胎兒流產,流產后開始腔內放療。中孕患者,先行剖宮取胎術,術后1~2周傷口愈合后開始行體外+腔內放療。李亞里提醒,產后除注意身心調攝外,還需定期隨診,進行TCT、HPV監測,在轉入常規隨訪后再妊娠。

  總之,無論是孕前、孕中還是孕后,都需要多學科的合作。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婦科惡性腫瘤的評估,采取治療腫瘤和保留功能兩者兼顧的有效治療手段。在完成腫瘤治療后,由生殖內分泌醫師指導實現妊娠。其后需要在產科醫師指導下,順利渡過妊娠期至完成分娩。在全過程中,關鍵是需要監測腫瘤有無復發。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