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孕到分娩 女人子宮發生的變化

編輯:Emer | 出處: 媽媽網

  四、產后子宮發生的變化


產后子宮變化

  產褥期變化最大的是子宮,子宮復舊是產后母體恢復的一個重要標志。子宮復舊主要體現在子宮肌纖維縮復,子宮變小及子宮內膜再生。

  一般產婦于分娩后第1天,子宮底在臍下l~2橫指,子宮重約100克,以后每日下降約l.2厘米。在產后1~2天,下腹部會鼓起一個球形發硬的小包,而且陣陣作痛,這是子宮復舊過程中的生理現象。子宮一般在10~14天左右縮入盆腔,從下腹部就摸不到子宮了。到產后6周時,子宮可恢復到正常大小。子宮之所以有如此變化,是由于子宮肌肉劇烈收縮促使子宮壁的血管閉鎖或狹窄,引起局部貧血,肌纖維的胞漿蛋白發生自溶作用之故。分娩后子宮頸松弛、充血及水腫,呈紫色,子宮頸壁薄,皺如袖口,l厘米厚,3~6厘米長。18小時內很快縮短,變硬,恢復至正常形狀。宮頸外口第3日時能容2指,12日時容1指,內口關閉。產后4周子宮頸恢復正常大小。因分娩時的損傷,初產婦子宮頸外口由原來的圓形而變成橫裂,形成子宮頸前后唇。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