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手記:寶寶腸胃不適那些事兒

編輯:miya

  有些腹痛可能只是因為患兒沒有及時排便,經過開塞露灌腸排便之后多可立刻緩解,哭鬧停止,但那種需要外科手術干預的“急腹癥”可就沒那么簡單了,診治不及時是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的。


哪些腸胃不適需看醫生?

  外科急腹癥不是一個具體的病,而是一組發病急、變化快、需要緊急處理或手術的急性腹痛性疾病??梢鹦杭备拱Y的疾病很多,很難在一篇小文章里詳細說清楚,筆者僅以臨床較為常見的足以致命的“腸套疊”和“闌尾炎”為例,來說明一下小兒急腹癥的特點危害及診治過程,希望對年輕的父母們能有所幫助。

  腸套疊系一部分腸管套入相鄰的腸管之中,如不治療??蓪е禄純旱乃劳?。典型的腸套疊常導致患兒突然發作的陣發性哭鬧,屈腿,面色蒼白,每次發作數分鐘,之后患兒安靜或入睡,約數十分鐘后再發作,如此反復……繼續發展會出現嘔吐,甚至由于腸壁血管破裂出血而導致便血——果醬樣便。嬰兒腸套疊在建國初期均采用手術治療,當時的手術死亡率高達20%~30%。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在發病早期多數病例可予非手術療法治愈(空氣壓力灌腸法和鋇灌腸水壓復位法),但延誤到病情嚴重就不得不手術處理了。

  這種病是嬰兒期一種特有疾病,很多家長都非常奇怪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會得腸套疊,我也只能遺憾地據實以告:腸套疊的發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除個別情況有解剖學異常的因素而外,多數病例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這等于說,想采取什么措施讓自己的孩子免于腸套疊這種危險,根本沒有可操作性。因此與其糾結腸套疊的發病原因,還不如了解一些腸套疊的基本知識,一旦出現也好識別。事實上由于部分腸套疊在充氣復位之后,仍有復發的可能,有些家長在第一次發病的時候就大致掌握了腸套疊的特點,以至于第二次剛一到門診就提示醫生孩子可能是腸套疊,類似的情況我遇到過好幾次,查腹部超聲,果不其然,印證了家長的判斷,正是久病成醫的典范。

  腸套疊以1歲以內尤其是4~10個月嬰兒最為多見,這個時期是發病高峰期,5歲以后發病罕見,男女之比為2~3:1,男孩明顯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3~5月份發病最多。

  腸套疊發病早期最典型的表現是陣發性的腹痛和嘔吐,腹痛陣發規律性發作,每次間歇10~20分,持續數分鐘或更長時間后,腹痛緩解,安靜或入睡,后又反復發作;這期間可伴有嘔吐,嘔吐物可含有乳塊或食物殘渣,更嚴重的情況甚至可有糞便樣液體,出現這種情況時,通常已不是早期了。除腹痛嘔吐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癥狀就是果醬樣黏液血便,以筆者的經驗,多是遠離城市的偏遠地區的患兒有這種情況,在城市的患兒通常不會耽誤到出現血便才來就診,此前的腹痛(可能表現為哭鬧)和嘔吐足以引起家長的警惕了。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