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制型"教養方式會導致兒童缺反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事優柔寡斷,心理上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缺乏學習的靈活性;"溺愛型"會使兒童缺乏創新能力,影響兒童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發展;"忽視型"會使兒童學習注意力轉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將會荒廢學業。只有在"權威型"的父母教養方式下,孩子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自控能力強,做事有主見,并且能夠聽取意見,積極改進,學習靈活刻苦,善于和同學交流。"權威"體現了兩層含義,一是體現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即"權力",父母具有養育孩子的義務,同時也有教養的權力;二是體現孩子對父母的反饋態度,繼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這是親子間互動的結果。
四類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性格
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權威型"父母呢?
1、以身作則,堅持基本原則,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
2、對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態度,不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
3、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并且協助孩子達成目標,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要態度一致,不可以成喜、以敗悲。
4、以良好的心態和情緒面對孩子,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要求及時的作出反饋,避免"權威"變成"專制"。
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定之規,這需要做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及時的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隨時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通過學習以及和孩子的互動來尋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孩子是不斷發展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就是繼續完善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