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培養條理性 孩子不再丟三落四開小差

編輯:zhangxiaoqi

  每一階段只對孩子提出少數幾項要求,等他全部做到之后,再增加新的要求?;旧弦荒昙壍暮⒆?條要求、二年級的孩子5條要求,就可以了,而且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做到它們。爸爸媽媽如果一下子介入太多,反而會干擾孩子自己的發展軌跡。

  分配任務的能力、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的能力、統籌安排的能力……這些都是要等孩子的大腦發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具備的高級技能,一般來說,孩子要到高小甚至中學階段才能做到這一步。爸爸媽媽如果在此之前就提出這些要求,容易讓孩子因為做不到而產生挫折感與抵觸情緒。比較好的辦法是:把它們當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但不是當下的評判指標。


同樣的習慣和方法對孩子長大以后在工作中的表現也很重要

  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后計劃性與統籌思維

  孩子10歲左右(小學高年級階段),爸爸媽媽可以增加對他的計劃性方面的要求了??梢杂幸庾R地問問孩子:“你的計劃是什么?”當孩子逐步習慣了在行動之前做計劃后,他就會養成先計劃后辦事的好習慣。在這一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耐心地與孩子討論他的計劃,并使計劃趨于可行。孩子不是在說教中、而是在模仿中學習的,所以爸爸媽媽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爸媽現在能做的:

  教孩子做計劃

  爸爸媽媽可以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幫著一起計劃。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們的生活,吃完早飯后,我們到公園去看花展,然后回來吃午飯,午飯后你小睡一會,下午1點我們去少年宮學畫畫,3點我帶你去海洋館,回來后,你要寫一篇一天的見聞,你覺得這樣安排好不好?”這種示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計劃的重要性,而且能讓他學著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