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母乳庫”的成立給社會和中國的醫療事業帶來了歷史性的改變,您本人的生活和醫院的發展是否也因此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您對母乳庫將來的發展是否抱有更高的期望與目標?
劉喜紅博士和媽媽網工作人員合影
劉博士:母乳庫的發展確實有意義,有它存在的價值,中國以后的醫院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母乳庫。母乳庫的成立,的確改變了一些人生活,它首先改變了捐奶媽媽的生活,我們一共有三百多為捐奶媽媽,根據我們的回訪調查,這三百多位媽媽會堅持母乳喂養到1歲以上的,可能達到90%以上,而普通媽媽堅持母乳喂養到0-6個月的都只有20%。回訪調查這三百多位媽媽的另外一組數據,同樣讓我們震驚,這些媽媽的孩子在1歲以內因為生病,包括感冒、拉肚子,到醫院來診的不到1%,這意味著母乳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至于我個人,因為母乳庫我有幸參加了北美母乳庫協會,歐洲母乳庫協會,并成為國際母乳協會的成員,作為中國的代表發出聲音。同樣因為母乳庫,我在國內的學術團體上,學術會議上做了很多講座,在學術雜志上發表了一些文章,這一切都是公益行動。我不能說名利雙收,但是在精神上的收獲的確是很大,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到很多快樂。
另外,國外的母乳都是無償捐贈,有償使用的,他們的配方奶粉很便宜,但要使用捐贈母乳就很貴。而我們是配方奶粉越來越貴,母乳卻免費,實際上,母乳的價值更高。所以我們呼吁政府給予母乳喂養更多的關注,成立更多的協會組織,出臺管理母乳庫的相關指南規則,這樣我們就有法可依了。如果母乳庫的管理能夠借助血庫的管理模式,實行免費捐贈,有償使用,這對母乳庫的發展將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