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獨處的地方
媽媽發現寶寶大發脾氣以后,總是喜歡呆在房間的墻角或者自己的小床上。寶寶不開心或者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他會到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去。原來寶寶也是需要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呢!這時家長就不要過多地打擾寶寶了,尊重寶寶選擇獨處的自主權,讓他獨自呆在自己的地方整理一下他的思緒吧。
6、允許孩子發泄
寶寶每次哭鬧,不論是有理還是無理,不耐煩的家長總會大聲地喝止寶寶“不準哭,不然我打你屁股!”這時寶寶心里更恐懼,但是又不能哭出來,消極的情緒只能憋在心里面。其實孩子都有哭的權力,當他受到挫折想要發泄的時候,就讓他獨處一段時間,盡情地發泄哭出來吧。停止哭泣后再心平氣和地與他討論,或者再指出他行為的不當之處,更能讓寶寶感到尊重。
7、戀物情結
一些寶寶有戀物的情結,沒有它在身邊就會焦躁不安。部分家長認為寶寶的這些戀物行為是病態的,因而會嚴厲禁止或者糾正。其實寶寶只是從這些物品身上獲得一份安全感,等到寶寶年紀稍長,這些行為便會逐漸減少、消失,因此家長不必急于改掉寶寶的這個“毛病”。
【愛他,相信他,支持他】當孩子告訴大人“讓我自己試試”的時候,表明孩子已經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了,這是孩子成長路上一個大的跨越,這時爸爸媽媽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相信他能夠做到。當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才伸出援助的雙手,指導他如何解決問題。在這一次次的嘗試中,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才能得到發展。
關注【媽媽網】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