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夜啼郎 “食療+按摩”促安睡
編輯:Jade 出處: 媽媽網
小寶寶白天能吃能睡,活潑好動,可晚上入睡后,就時不時地驚醒啼哭,日日如是……這樣的情景,估計當媽的十有八九都曾經歷過。寶寶月齡小時(0-3個月),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晝夜還沒有調整過來,偶有夜啼一般屬正?,F象??呻S著寶寶長大,夜啼的現象卻愈演愈烈,這就要引起重視了。引起寶寶夜啼的原因其實是有多方面的,

  四、驚駭恐懼型夜啼

  【原因】寶寶心氣怯弱,而且生活經驗少,如果突然看見奇怪的事物,聽見巨響或奇異的聲響,甚至是不慎跌倒,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都會讓寶寶感到心神不寧。這種不安不僅僅表現為事件發生之際寶寶哭鬧,甚至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寶寶仍然會“心有余悸”,從而因懼怕而啼哭。

  【診斷】判斷寶寶是否屬于驚駭恐懼型夜啼,首先可以回想近段時間寶寶是否因看見奇怪的事物或聽見突如其來的響聲而大聲啼哭。此外,這種類型的寶寶夜啼時,往往表情表現驚恐,面色唇色忽青忽白,哭聲凄慘,甚至會尖叫??薜臅r候會緊緊依偎大人的懷抱,目光不停掃視周圍的環境,似乎害怕奇怪的東西會再次忽然出現。

  【食療方】

  1、赤小豆甜飲:取赤小豆適量,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白糖煮開,讓寶寶代茶飲。

  2、蛋粉粥:雞蛋殼洗凈炒黃,研磨成細粉末,每次取1.5克和在粥里讓寶寶食用,每天2次。

  3、蓮子粳米粥:蓮子50克、粳米100克入鍋同煮,熬至蓮子棉爛。讓寶寶早晚餐食用,每日2次。

  【按摩法】

  1、讓寶寶端坐或仰臥均可,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1-3分鐘。

  2、拇指指尖用適當的力度掐按寶寶的心經(中指的螺紋面)、肝經(食指的螺紋面)各1-3分鐘,按揉小天心穴(手掌根部兩塊手掌肌肉隆起的交接處)6分鐘,有助于寶寶鎮驚安神。

  【媽網總結】寶寶長期夜啼不僅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導致其發育不良,還會讓家人倍感困擾。所以若家中有夜啼郎,家長應該重視起來。除了根據上述四種類型夜啼區別對待,家長還應該在一些細節上盡量給寶寶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例如保持臥室潔凈舒適、光線柔和,保證室內溫濕度適宜,適當給寶寶增減被褥。一旦寶寶夜啼不得安睡,家長也不要沖其發脾氣、打罵孩子,而應該用柔和的語調跟寶寶“溝通”,撫慰寶寶的情緒,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從而情緒易于平復,更快安然入睡。

關注【媽媽網】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即可。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