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媽媽十大“作死”育兒經
編輯:Jade 出處: 媽媽網
“你以為你生的孩子就是你的?你以為自己的孩子想怎么養就怎么養?現實會給你當頭棒喝!在我們家,我懷胎十月生出來的孩子是全家人的,我的整個育兒過程就是各種‘老經驗’、‘老傳統’發揚光大的過程,也是各種科學育兒理念泯滅的過程……”媽網網友@豆豆媽來稿大吐苦水:婆婆媽媽的傳統育兒經讓家庭矛盾不斷,也讓寶寶平白受

  7、過早站立、走路

  “看著樓下比我們家寶寶小二十天的娃娃都會走路了,我們的連站都站不穩,婆婆就著急了,最近一直在訓練寶寶站立和走路,有時候寶寶明顯是站累了,一個勁往大人身上撲,她還堅持讓他多練習。我說十個月站不穩也挺正常的,只要身體健康,晚點學走沒關系。婆婆說,‘娃娃早點學走,大人也輕松,不用一天到晚抱’。我竟無言以對?!?/p>

  【小編叨叨】按小編的經驗,寶寶學站學走真的不需要刻意教,隨著寶寶探索的欲望增強,探索的范圍增大,寶寶為了看到拿到更多的東西,他們自會努力站起來。反而寶寶若過早站立和走路,可能對寶寶腿部骨骼造成壓力,應該適當“阻止”。什么時候適合站立和走路,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最好請兒科醫生檢查后確定。一般來說,寶寶一歲一歲半會獨立行走都是很正常的,而缺鈣、較胖的孩子一般不建議太早站立和行走,否則容易損傷腿部骨骼和肌肉,導致腿部變形。

  8、晚上叫醒吃奶

  “寶寶吃母乳容易餓,6個月前晚上都要哭鬧找吃的。后來,寶寶慢慢地就自己斷夜奶了。婆婆知道后反應特別大,‘不行!這么小的娃娃晚上不吃奶怎么行?’此后每天晚上都調好鬧鐘來我們房間敲門,讓我起床給寶寶喂奶??蓪殞毸坪跻呀洸弧『薄鼓塘?,給他喂他也不一定吃,還有必要叫醒吃奶嗎?”

  【小編叨叨】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這是人的本能,也是正常的作息規律。寶寶能夠自行斷夜奶真是件極好的事,能夠睡整覺有利于寶寶的腦部發育。所以,不用擔心寶寶晚上不吃奶會餓,頻繁半夜叫醒寶寶,很容易打擾寶寶的睡眠規律,把寶寶變成夜貓子,受苦的不僅是寶寶,大人也睡不好。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