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結巴正常嗎?

編輯:Cathy

  幼兒園來了新老師,小朋友們都很興奮,圍著老師七嘴八舌地說著,老師問:“小朋友,你們叫什么名字啊?一個一個地說?!薄拔医屑鸭?”“我叫軒軒!”——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介紹自己。

  角落里站著一個小男孩,大大的眼睛,憋紅的小臉,站在一旁不說話。

  老師親切地問:“寶貝,你叫什么名字?”“我——我——我叫——”頓時臉漲得更紅了。

  沒等他把話說完,有孩子插嘴道:“老師,他叫丁丁,是小結巴!”“他是個小結巴!”其他孩子也隨聲附和道。

  丁丁低著頭,手揪著衣角躲到一旁去了。

  口吃,俗稱結巴,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主要表現為言語節律異常,說話不流暢,往往在說一句話的第一個字或第一個音時困難,會出現重復或拖長音的現象,或者在句子中間停頓。

  正常人說話是呼氣時發聲,而口吃者試圖吸氣時說話,從而引起呼吸肌痙攣,出現伸頸、雙手握拳等繼發性用力動作,難發出的字說出后隨即全身放松下來。

  一部分2-4歲的孩子會出現暫時性的“生理性口吃”。

  這是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言語功能發育不成熟,言語表達跟不上思維的速度,詞匯量有限,孩子在日常的交談過程中不能迅速、熟練地選擇適當的詞匯,使得孩子在說話時重復或拖長音。

  他們的口吃一般是由于詞匯選擇上出的問題,所以表現為詞匯或文字水平上的重復、停頓,不伴有發音肌肉的緊張,說話與呼吸是協調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將立即刪除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