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石頭未來可能放棄“應試教育”
媒體記者:在你太太看來,錄《爸爸去哪兒》的過程中,兒子有什么改變嗎?
郭濤:以前這些東西都是交給她的,說實話,我原來是甩手掌柜,覺得與我沒太大關系,但目前在家里,我比她更多地承擔這些東西。
比如,今天早上送他上學,我問他放學后希望誰來接他,他說:“我要讓爸爸來接我?!彼M医涣鳌W蛱煳逸o導他寫寒假作業,他后來跟我說,媽媽都不是這樣對我。我說,什么意思?后來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爸爸輔導他寫作業時要比媽媽有耐心。小孩子可能就是這樣,與你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會認為跟你更親。所以,還是要與孩子多交流,多與他在一起。
媒體記者:你把石頭送到國際學校,是覺得會比公立學校更重視體質教育嗎?
郭濤:不僅僅是身體方面的。有的孩子可能適合于公立學校的安全感和規范的教育模式,但石頭的個性比較解放,又比較好動,他接受外部東西時有獨立思想、不太容易受到約束,在國際學校里可能會更好地發揮他的優勢。
我們從孩子三歲時就開始糾結這個事,我與很多當了父親的人都交流過,他們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有的人說,要看自己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目前我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已經從模糊漸漸變得清晰。這個國際學校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英文,不能丟下中國的東西,同時也要有相對開放和個性化、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選擇這種學校,有可能就會放棄所謂的“應試教育”的體系。
媒體記者:所以石頭以后要么延續文藝之路,要么會出國?
郭濤:對,這種可能性比較大。
媒體記者:參加《爸爸去哪兒》是不是為他文藝之路做的鋪墊?
郭濤:我可沒想這么多。就目前而言,他收獲更多的是快樂、挑戰和刺激,同時也為他帶來了思考,讓他找到了感興趣的東西。另一方面,我也能體會到與孩子的互動,也促進了和兒子的關系,包括考慮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更多的是這些方面,而沒有想過那么多功利的問題。
媒體記者:接下來對石頭會有什么安排嗎?
郭濤:還是上學,他需要上學。前天他教練還在說,你差不多了,趕緊到我那兒去學——教練是很牛的人,著名音樂人欒樹。他的手傷已經恢復了,節目也參加完了,要繼續打冰球,現在是打冰球的最好季節。他已經有小半年沒練習鋼琴,雖然他很喜歡,但是一直沒有時間。
媒體記者:欒樹教石頭鋼琴?
郭濤:教他騎馬。你查查資料吧,欒樹馬騎得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