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讓壓歲錢回歸本質”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壓歲錢里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和祝福。但隨著紅包越來越厚,壓歲錢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負擔。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說,壓歲錢更多的是一種祝福,包含著特殊的心意,呼吁回歸壓歲錢的本質。
新京報: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給孩子的壓歲錢更多一些,為什么?
高?。哼@是給壓歲錢的一個特點。當我們給一個孩子壓歲錢的時候,本意是把“祟”給壓下去。年紀大的人閱歷豐富,“正能量”足,所以作為長輩的爺爺奶奶給得多,壓歲錢一般也是隔輩給。它其實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早期來說,壓歲錢并不是給真錢,而只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征性的東西,是希望起到震懾性的作用。但后來,人們逐漸把壓歲錢實用性的意義給強化了,因此就變成了給真正的貨幣。
新京報:我們的調查中,今年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比去年上漲了5%,這說明了什么?
高巍:親朋好友的支付能力提高了,自然給的壓歲錢就多了。這也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
新京報:你怎么看待壓歲錢越給越多?
高巍:我覺得現在我們更應該強調壓歲錢的本意,壓歲錢更多的是一種祝福,包含著特殊的心意,所以呼吁回歸壓歲錢的本質。
新京報:調查發現,父母職業為公務員的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這反映了什么現象?
高?。汗珓諉T孩子的壓歲錢,來源相對復雜,很多已經不僅僅是給孩子的祝福,而是帶有一些其他的目的。前一段時間媒體也報道,壓歲錢也成為一部分公務員灰色收入的來源。所以這個現象,也應該引起社會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