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或增7.5萬至15萬人
據測算,上海符合“單獨二孩”政策條件的育齡婦女存量約有46萬,去除尚未生育和已生育2個孩子的,實際目標人群約有37萬。張梅興說,綜合考慮生育意愿、自然生育間隔等因素,實施“單獨二孩”后,短期內全市戶籍人口多增加的出生人口數量可能在7.5萬至15萬人。考慮到外省市也將陸續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按調查顯示的在滬流動人口單獨夫妻約占7%的比例測算,在滬流動人口單獨夫妻每年可能多生育7000—10000人左右。對這一數字的估算,一些委員認為,要準確掌握生育人群的意愿信息。目前很多信息不完整,調查研究的樣本不是特別科學,比如調查生育二胎意向,應以適齡青年為主。
呂貴委員提出,考慮到幼兒園、學校等基礎設施配套,是否應限制生育間隔,例如參考北京的四年間隔,有序放開?張梅興說,統計顯示,上海女性初婚年齡為27歲,初育年齡為28歲,參考北京四年間隔,似乎沒有必要。而且,之前的雙獨二胎政策已去掉了這個生育間隔限制。
公共資源配置要盡早著手
上?,F有的醫療衛生資源是否能夠應對可能增加的孕產婦和新生兒需求?
張梅興說,目前本市產科床位有3600張,每年可容納25萬人分娩。據預測,按現行生育政策不變,2014年—2016年全市每年出生約20萬左右,政策調整后,如果每年多增加出生人口5萬人左右,產科床位可以滿足分娩需求。“按照目前上海醫療衛生資源估算,應對每年25萬左右的新生兒沒有太大壓力?!?/p>
但委員們對此并不樂觀。一些委員認為,對公共資源配置要盡早著手。按國際經驗,生育政策調整,一般生育高峰就在5年之內。他們建議,是否能對外資教育醫療等機構放開一些,給予一定支持,讓它們協助應對生育高峰。
上海市教委統計顯示,2008年幼兒入園人數是32.88萬人,當時全市幼兒園容量約30萬人,基本可以滿足。但2013年這一數字達到了50.1萬人,短短幾年增加了17萬余人。薛明揚委員認為,“政策調整,意味著3年后幼兒園入園新一輪高峰和6年后小學入學高峰,這對政府是個非常大的考驗。2008年上海有1234個幼兒園,去年增加到1400多個,但是否能滿足需求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