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銀曾經做了O2O電商,現在又改變策略或者商業模式,又做新零售。您這么折騰為了什么?
李茂銀:為了將來會過的更好。我們投入不止幾千萬,互聯網的投入是以億為單位。今天門店的經營模式和未來門店的經營模式完全不一樣,未來是怎樣的誰也看不清楚,但必須得先有目標盯著,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未來的門店是怎樣的情況,兩種假設,通路結構一定會被打斷,因為互聯網、第三方物流和移動支付的出現使得中間的功能會退出歷史。B2B平臺的出現,極大的提高品牌方和終端門店的溝通效率和效果。今天開店可能要面對幾十上百個供應商,管理供應商很費事,如果有B2B平臺幫你解決一站式的購物方案和體驗,這是效率的提升。有了B2B平臺以后還要解決商品的問題,商品什么樣的價格和促銷政策賣過去,什么時候賣過去,量多少,后臺數據很清楚。整個的營銷活動和市場調研不需要做,我們是后知后覺。中糧的投資總經理打電話說有朋友拜訪,我說你的朋友是干什么的。他說是匯佳的創始人,他說你連匯佳都不知道,他說是快銷品行業的,門店數量達到130萬個,是寶潔、中糧和可口可樂等戰略合作伙伴。之所以拜訪我的原因,他們想進入母嬰行業,所以想了解行業運作的規律是什么。上面已經有130多萬個門店進行采購,中國的快銷品行業的一流公司都是它的戰略合作伙伴。通路的變化怎樣。終端未來幾年有明顯的特征顯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將來沒有一個店不是在互聯網的,大部分店需要互聯網的時候會有效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替代門店相當部分的工作,門店的導購和數據分析以及自動補貨等人工智能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今天打電話報警和114查號,聽到的好像是服務員服務,很多全部都是機器人替代。我們與機器人開發公司嘗試語音客服由機器人替代。門店里可能90平米的面積是賣貨的,將來80%的面積是干別的,只有20%的面積是做商品陳列。因為大部分的商品可以通過AR和VR技術做虛擬現實成像。消費者的碎片化及個性化是趨勢,通過AR和VR技術。物流高度發達,今天在門店看到的東西,第二天就會過來。門店一定和電商平臺高度結合,電商平臺物流配送最貴的成本不是從北京到縣城,而是縣城到消費者家里的成本。母嬰門店的店員工作時間分配,正好有時間低成本的解決這個問題,共同把成本降低,提高購物的性價比。未來有了互聯網平臺的對接,母嬰店將來不僅僅是做母嬰。
電商門店不僅局限于母嬰,母嬰行業是買東西的人不用,用東西的人不買。只要媽媽感興趣的東西一定會發展的很好,母嬰門店作為線下的服務平臺和電商平臺對接,作為線下的服務平臺。實體店一定會存在,只不過存在的方式不一樣。將來的實體店變成線下服務平臺和電商高度對接,作為各種資源在當地社區的節點。很多物流在當地交叉落地,有了節點可以對接很多的商品和服務,不僅僅局限于母嬰。20%的面積作為陳列,80%的面積作為社區消費者溝通互動。我們的錢花在通路結構的改造,以及未來實體店的改造。
包亞婷:別的門店沒有你那么多錢怎么辦?
李茂銀:和我們一起干。
包亞婷:作為品產的第一梯隊,飛鶴想沖擊百億銷售計劃。渠道戰略建設比較有優勢,十年前做30多萬場促銷活動,現在不怎么做促銷活動,做消費服務升級體驗。魏總分享服務策略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