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更為“一口舒心”
質量控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為了讓品控人員精進檢測技能、學習更多的品控知識,品控部每一年都會設置30—40個學時,10幾門課程對員工進行培訓。內容涵蓋相關法律、實驗室操作技能等各個方面,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測的培訓學習等。
實驗室的人員每年還會接受中國檢疫科學研究院開展的檢測能力考核,檢測時間為七天,樣品寄送到實驗室之前實驗室工作人員是完全不知道樣品成分的,并且樣品也僅有一份,中途工作人員檢測失誤就無法通過考核了。
陳振桂介紹說:“一周之內要精細地測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成分,并且將結果寄送到檢疫科學研究院,時間上其實還是很緊張的?!钡珜嶒炇业墓ぷ魅藛T每一年都完成的很出色,實驗檢測結果幾乎與標準結果無異。誤差值均小于2.0以下,都屬于滿意結果一類。
每一年的考核都會讓實驗室的員工們有些緊張,但每一次拿到滿意的結果也讓他們倍感成就,這是一種對他們專業的認可,也證明了他們不僅有意識也有能力對消費者的每一口負責。
打磨工藝終為“一口開心”
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食品加工工藝的選擇影響著消費者的最終消費體驗,工廠在選擇工藝時就像寶寶的另一個母親,科學地考慮著如何加工才能讓“寶寶吃的開心”。
在米粉的工藝選擇上,他們采用了獨特的淀粉水解工藝。為什么要選用淀粉水解工藝?因為6—36個月的嬰幼兒腸胃發育還不健全,在剛添加輔食時要選擇細膩好消化的食物,淀粉水解工藝可以將大分子的淀粉水解為小分子的糊精、低聚糖、麥芽糖等,能減輕嬰幼兒的消化負擔。米粉還采用了二次浸泡、二次磨漿技術,讓米粉更溫,寶寶吃了不易上火。
嬰幼兒面條則是采用的低溫干燥、真空和面工藝,這樣能夠充分保存面條中的營養成分,同時還能夠讓面條中的營養成分分布的更為均勻,讓寶寶更易吸收。
“以用戶第一為主導方向”的企業價值觀影響著食品品控部每一個人的工作,他們用腳奔走、用腦學習、用心工作,為的就是讓每一位用戶都安心、舒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