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倒希望,比如說像咱們整體營養這一塊,大家提出國家的研發計劃,比如說下一個十五五,國家關注的是我們急需的問題,健康的問題還是最重要的,我們其實說實在的,我們整個世界,整個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人的健康來做的。所以我個人是這樣的,所以我就說這么幾句話。
下面我說一下我們人體微生物組這一塊,我是偏向人體腸道微生物,我們在座可能都知道人的身上微生物,腸道微生物占了90%,甚至更多,所以是偏人體腸道微生物這一塊。從人體微生物來講,為什么這么熱?其實有根源的,我們在80年代的時候,我們國際上,國內都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目標是人體基因病,人在出生的時候如果營養不好會影響到整個人生,還不在這個里面,這里面是基因組,Dohad理論主要是表觀遺傳,大概是影響DNA。
人體微生物組這一塊是另外一個部分,我們人的健康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其實人的基因組決定了人的健康的基礎,其實出生的時候是營養和人體微生物決定了你的健康狀態,實際上是這樣的一個目的,所以它非常重要。
早期的時候,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展開就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基因病的問題,或者是DNA病的問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啟動造成了新的學科是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一批學科的形成,最關鍵的就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樣才有基因組學的發展,才有人體微生物組織。人體的微生物80%以上是沒有辦法培養的,環境里更是這樣,99.9%的微生物是沒有辦法培養的。怎么辦?只有通過測序和分析的方法才知道微生物干嘛,尤其是人體的微生物。
測序要干,測序成本太高了,但是沒有辦法,2001年的時候測一個人的基因組是一萬美元,我們現在測一個人的基因組是2000塊錢人民幣,這個差距,這個十幾年,將近20年的發展非???,所以現在我們比如說早期的時候,測一個人體上的微生物的基金是需要達到10萬美元,現在測一個人體上的腸道微生物的基因需要5000塊錢人民幣,目前是非常便宜的,所以才有今天我們怎么樣去,突然關注微生物,是因為我們有工具了。
這個不用說了,好多人都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2000年完成以后,美國微生物協會會長提出來你做人的基因還不夠還要做人體微生物,我人體細菌細胞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數量是10倍,所以這個一定是要做的。
后面的問題我講一下這個概念,2016年有一篇文章說人的細胞和人的微生物細胞是相等的,不是,紅細胞占了人身上細胞的90%,把這個去掉以后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