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世界臍血日: 關注生命“臍”跡 我國臍血出庫應用近3萬份

  凸顯家庭健康保障意義

  當下,隨著越來越多家庭健康風險意識的增強,為孩子儲存臍血成為準父母的主流選擇,希望借此為孩子、為家人留存健康保障。

  今年5月27日兒童節前夕,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且經歷兇險反復感染發燒的8歲女孩滿滿(化名)進行弟弟的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弟弟的臍血作移植治療,經過一個多月恢復,滿滿終于打敗了再障病魔、順利出院。對本次救治,兒科血液腫瘤科主任江華表示,在重型再障中,造血干細胞質量成為植入成功率的關鍵點和難點,不僅要求造血干細胞擴增力強,同時細胞數不能太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外周干或骨髓采集很難達成這樣的目標。臍血最大優勢是擴增能力非常強,是外周干的將近10倍以上,移植中加入臍血不會增加單個核細胞數,同時讓移植成活率更高,因此弟弟臍血的加入提高了植入和治愈疾病的機會。江華主任還指出,如果滿滿自己儲存了臍血,可能會有更好的治療方案。據了解,自體臍血在救治再障、神經母細胞瘤方面有著顯著治療優勢。

  2019年,女孩思思(化名)在感染登革熱康復后突然發現身體有紫癜癥狀,父母急忙帶著她前往醫院就診,隨后確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幸運的是,在2011年7月思思出生時,父母為她儲存了一份臍血,醫生決定使用這份臍血進行救治。2019年12月2日,這份寶貴的救命血被送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回輸到思思體內助力她戰勝病魔。2020年1月,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思思出院了;2020年9月,經醫生評估,思思順利回歸校園,開啟正常的生活篇章。今年8月,廣東省臍血庫對思思回訪中得知,目前思思身體非常健康。這個可愛的女孩性格乖巧,愛好畫畫,還成為父母的暖心“小棉襖”,懂得體諒父母,甚至會給爸爸媽媽煮愛心早餐。

  在配型方面,孩子臍血與父母配型為100%半相合,與兄弟姐妹配型全相合概率高達25%,這相比于在陌生人群中尋找配型概率更高,因此,臍血用于救父母、救兄弟姐妹并不罕見。


圖來自Viacord官網

  美國第三大臍血庫Viacord儲存臍血超過50萬份,根據Viacord報告,其出庫臍血中53%用于同胞及親緣間救治,47%用于自體移植。

  據廣東省臍血庫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廣東省臍血庫自體庫出庫臍血中用于親緣間救治占比為54.8%,凸顯著儲存臍血為家庭健康保障的重要意義。

  重視節日宣教 呼吁保護臍血資源

  近年來,廣東省臍血保護工作持續向好,廣東省臍血庫已經在全省21個地級市200多家醫院建立起立體采集網絡。

  世界臍血日誕生于2017年,由非營利組織Save the Cord Foundation倡議發起,節日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向家長和醫務人員提供一個了解當前臍血應用和突破性研究的窗口和機會,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臍血。今年的主題延續去年“多一次了解,多一份希望”,旨在讓保護臍血的理念和臍血救治生命的科學認知更深入人心。同時,一年一度的在線臍血教育會議也將召開,今年聚焦臍血治療兒童疾病、臍血單倍體移植:癌癥和HIV的創新療法、艾滋病的緩解和治愈等話題。

  廣東省臍血庫近期通過開展“我和臍血的故事”短視頻有獎征集大賽、臍血科普有獎問答活動等全面鋪開臍血科普宣傳。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在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各地廣泛開展“多一次了解,多一份希望”世界臍血日公益科普城市行活動,目前活動已經走進中山、珠海等城市,為當地市民帶去別開生面的臍血科普,呼吁更多人保護臍血資源。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