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一般多見于夏秋兩季,冬季發病極少,且有一個潛伏期,一旦爆發很容易集體感染,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潛伏期呢?我們一塊來了解一下!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3-6天,發病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發熱、咳嗽、流鼻涕、惡心、嘔吐等,發熱情況可持續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癥狀中,口腔黏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一般無疼痛及癢感,痊愈后不留痕跡。除此之外,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咽困難,食欲減退;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發癥并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
手足口病時一種由數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以通過飛沫傳播,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疾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7天,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
發病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發熱、咳嗽、流鼻涕、惡心、嘔吐等,發熱情況可持續4到5天。爸媽們需及時發現寶寶的手足口病,及時治療。手足口病多發于夏秋季,爸媽們要注意在手足口病高發期不要帶寶寶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常常表現為:患兒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蚓G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除此之外,空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咽困難,食欲減退;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能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
有多種腸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爸媽們發現寶寶的手足口病后,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也可采取適當的護理
1、隔離。當寶寶患上手足口病時,要隔壁寶寶,避免交叉感染,將寶寶用品煮沸或置于陽光下暴曬進行消毒處理。
2、環境衛生。保持家中環境的舒適,保證空氣流通,衣服、被褥要清潔,經常更換。每日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3、飲食清淡。多喂寶寶溫開水,可以煮一些易消化,流質的食物,避免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要給寶寶飲用含果汁的酸性飲品。
4、口腔護理。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預發細菌繼發感染,餐后硬用溫水漱口,口腔糜爛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等。
5、藥物處理??梢栽谔弁吹臐兠嫔贤磕▽σ阴0被訐錈嵯⑼慈芤?,或者用鹽水漱口可以緩解口腔疼痛。
6、退熱。幫寶寶量體溫,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
7、如果寶寶情況較為嚴重應帶寶寶到醫院確診。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一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易攻擊5歲以下寶寶,但年齡在3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有多種腸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形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患兒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純杭S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他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玩具、食物、床上用品等都可以造成病毒傳播。
寶寶患上手足口病后,會有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也有一些寶寶會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嚴重的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肺水腫、心肺衰竭等。
所以在手足口病高發期,爸媽們不要帶寶寶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或者是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此外還要注重家里衛生,幫寶寶多洗手,用餐后用溫幫寶寶水漱口等,讓寶寶時刻處于一個干凈舒適的空間。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為易感人群。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幼兒園的衛生預防可以較好的切斷傳染源。
1、寶寶衛生監護。飯前便后,外出后要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幫寶寶洗手,必要時可以幫寶寶換上干凈的衣服,不要給寶寶吃生冷食品;寶寶用品要定時清洗,充分消毒;每次用餐后,用溫開水幫寶寶漱口;病毒高發期不要帶寶寶到人流密集地方,如果要出門,需要幫寶寶帶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2、營造舒適的家庭環境。注意家中的空氣流通,給寶寶營造一個干凈的家庭環境衣服要置于陽光下暴曬,衣物要經常更換,不要給細菌病毒的滋生創造條件;定時為寶寶用品,家里的餐具,桌椅等消毒;爸媽們清理寶寶的糞便后,要做好消毒處理,由于爸媽們也有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染源,所以爸媽們要注意個人衛生。
3、幼兒園要保持良好通風,對玩具和餐具進行消毒,保持課堂環境清潔,衛生;老師們多教育寶寶勤洗手,正確洗手以及多運動;幼兒園進行晨檢,發現有可疑患兒時,及時通知家長,送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