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絲瓜(圓筒絲瓜)1條、油面筋5-7個、紅辣椒3根、油、鹽、醬油、芝麻油、蒜、淀粉。
1、先將絲瓜刨去皮, 切滾刀塊。蒜切片,切紅辣椒段。
2、油面筋用開水浸泡,變軟后撈起瀝干水,可以去除油份。然后將油筋對半切.備用。
3、鍋熱后倒油把蒜片炒到顏色剛要變黃,加入紅辣椒段炒香,把絲瓜倒入快速翻炒,等到絲瓜軟身后,加鹽,炒均勻為止。
4、再把面筋放入同炒.倒入醬油和芝麻油,蓋上鍋蓋稍稍燜個2-3分鐘。
5、大火將絲瓜和面筋煮軟,加入水淀粉勾芡收汁。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絲瓜——翠綠鮮嫩,清香脆甜,加上油面筋——個個金黃,紅辣椒的開胃和點綴,這道菜頓時讓人食欲大增。加上絲瓜是夏季人們常食的蔬菜,《本草綱目》記載,絲瓜性寒味甘,能除熱利腸、去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活血脈、下乳汁,可治療、咳嗽、水腫、奶水不通、腳溫氣、斑禿等疾病。材料容易取得,做法簡單,又可以多食用。這樣一道鮮美的絲瓜炒面筋會是你最愛嗎?
絲瓜中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鈣、磷、鉀、等物質,是一種藥用價值及營養價值均很高的食材。在夏天大量上市,成為消暑利器,所以成為很多媽媽的心頭好。
絲瓜炒面筋——碧綠的絲瓜毛豆和無錫油面筋搭配,絲瓜的清香和無錫面筋的糯滑。
材料: 絲瓜、毛豆、油面筋、蒜頭2瓣.
調料: 植物油、芝麻油、鹽、白糖、水淀粉、雞精少許。
做法:
1、絲瓜刨去外皮切成滾刀塊,油面筋用開水泡軟,蒜頭切片。
2、熱鍋入油,油溫后放入毛豆仁和蒜片煸炒至變色,放入絲瓜塊炒軟。
3、放入面筋翻炒,調入鹽、糖、雞精調味。
4、大火煮至絲瓜和面筋軟糯,加入水淀粉勾薄芡,最后淋上芝麻油裝盤即可。
友情提示:
絲瓜遇高溫后很容易變色,失去原有的青翠色澤,切塊后浸入加了白醋的清水中,可以防止絲瓜遇熱變色。
油面筋是高熱量,也高蛋白質的食物,本身油份較大了(它是面筋在油鍋高溫快速炸出來的,含油量高),可以用快速飛水的方法把油面筋里的油脂去除。油面筋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有嚼勁,口感好,是下飯的開胃菜。很多人喜歡面筋的嚼勁,但不喜歡它的油膩正好用絲瓜去中和掉油面筋的熱氣。
絲瓜本身性涼,味甘;再加上絲瓜豐富營養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鉀115毫克,含維生素C5毫克,還是維生素B1,B2,硒等等,僅蛋白質的含量就比黃瓜、冬瓜高出 1至 2倍 ,鈣的含量也比其他瓜類高出 1至 2倍。
這道菜除了滿足熱量的攝入量,又可以有多種微量元素的需要,還可以清熱解毒涼血,咽喉干。適合胃熱口干者食用。涼熱剛剛好!不用去擔心絲瓜的寒涼和油面筋的熱量。
一般人群都適宜。
更適宜哺乳期媽媽: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于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時補充水分,水喝多容易沖淡胃液,會引起媽媽們沒有胃口,所以吃絲瓜炒面筋,絲瓜里面有大量的水份可以在飲食上起到補充一些水分,還有下乳汁和增加食欲等功效,口感又不會單一。媽媽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豐富營養;月經不調者:通經絡,行血脈,多吃絲瓜對調理月經不調有幫助;愛美人士:絲瓜富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肖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故絲瓜有“美人瓜”之稱;便秘者:絲瓜所含熱量不高,絲瓜中的黏液質、皂苷有利于排便。
要注意,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絲瓜是家中常見蔬菜之一。絲瓜去皮脆炒,清脆多汁的感最受歡迎,但是卻可能引起不適癥狀,因為絲瓜中含有很多植物黏液與木膠質,這些物質如果沒有徹底煮熟,食用后容易刺激腸胃,出現食欲缺乏、反胃,胸悶或腹痛等不適癥狀,因此絲瓜要煮熟透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