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手工掛面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明時期就有相關制作工藝的記載,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面食食品。因吃后酸香撲鼻,細滑爽口,美味無比,面形狀“長瘦”,故又稱長壽面。
漢族特有的傳統面食空心手工掛面的香味撲鼻,是因為空心手工掛面不采用烘干機烘干,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同時也不經過高溫處理。因為烘干的面條比直,順。而晾干的面條在晾曬的過程中完全靠地心引力和風力作為力源,自然,蓬松,有直也有翹。
空心手工掛面由于是純手工而機器做出來的掛面都是經過機器壓制的,面特別硬,很長時間煮不爛,口感差。而純手工做的掛面沒有經過機器壓制是純手工經過十幾道拉伸工序而成的,內有銀絲般細孔,面沒有那么硬,好煮而且口感綿軟,入口即化,沒有爛面那種怪味道。
另外,純手工面加工時放了鹽的,煮的時候也不需要單獨加鹽。剛開始加輔食的寶寶、坐月子的產婦、老年人,吃純手工空心掛面,是非常非常好的。
空心手工掛面與其它掛面的主要區別在于這種自然蓬松手工制作的面條,口感較好,苗條是空心的。但這種空心制作可謂十分不易,從開始到結束約需要十幾次的工序。
空心手工掛面的做法不但制作工序較多,且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都需要精心盡力而成,整個制作流程也需要20個小時左右方可完成。制作空心手工掛面可以說是一道十分幸苦的活。
空心手工掛面的加工流程大致分為和面、陰面、切面、搓大條、搓二條、盤條、上筷子、陰條、分筷子、再陰條、出筷子、上大架、晾曬、裝封等共計14個步驟。
在制作過程中工人用上等細面加上適量油鹽拌和后揉成細條,兩頭穿小棍,待油鹽充分滲透后掛于高木架上,用雙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長度面絲便形成空心。再讓其自然下墜,曬干,只取中間空心部分即成為空心手工掛面。
空心手工掛面制作工序頗多,沒有機器掛面那么便捷和快速,所以一度因復雜的制作工序,導致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學,面臨失傳的危險。著名的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曾一度關注空心手工掛面的產生歷史,制作方法和它的營養價值。
據節目組的測定每100克空心手工掛面營養素含量為:熱量346.00大卡,碳水化合物75.60克,脂肪0.60克,蛋白質10.30克,纖維素0.70克,維生素E1.04毫克,硫胺素0.19毫克。
且這樣的空心手工掛面沒有使用到任何的添加輔料,無論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營養成分都可以很好的吸收。例如蛋白質,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不僅如此氨基酸也是由蛋白質由基本單位組成。
如果有添加輔料的掛面,營養成分會隨輔料的品種和配比而異,就不能很好的體現掛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空心手工掛面的營養價值是從其所含的蛋白質,熱量和碳水化合物中體現出來的,這些成分都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基礎物質。若人們缺少這些營養素,將會對身體健康的運行帶來很大的隱患。
空心手工掛面不但包含這些營養還包含了很多的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所以空心手工掛面的食療功效有:
1、空心手工掛面容易消化,適合剛接觸食物的嬰兒等人群,空心手工掛面不傷害胃健康,具有養胃的功效。
2、空心手工掛面未添加任何的防腐劑制品,純天然流質,幾乎可吸收所有的營養含量,食用久之能起到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3、空心手工掛面雖然含熱量高但不會讓人發胖,高熱量但不屬于高脂肪。每天攝入適當量掛面并不會有發胖的危險。
4、另外空心手工掛面原湯,因湯中很多散落的淀粉,當加熱到100℃時,淀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并且面湯中富含消化酶,在煮進程中不會被損壞,能協助消化食物。
5、空心手工掛面主要是小麥面粉制作而成,小麥面粉易受到土壤、氣候、品種等因素影響,不同面粉制作成的空心手工掛面口感不一樣蛋白質會更多,且由于加了一些鹽還可補足碘等微量礦物質元素。
空心手工掛面以獨特的食用口感和豐富的營養結構、天然的原滋原味及食用健康,深受人們的喜愛。空心手工掛面雖適合一般人群食用,但是空心手工掛面的食用注意事項我們也要了解和學習。
空心手工掛面的食用注意事項有:
1、空心手工掛面最適合中午吃,空心掛面的熱量含量很高,可以為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2、我們都知道營養早餐的標準是蛋白質的攝入量,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而掛面的蛋白質每100克占11克左右蛋白質。
3、空心手工掛面在制作的時候會加一些鹽來醒面和讓它更為勁道,吃面條的時候切忌多加了食用鹽。
4、面條要溫乎乎地吃,面條的吃法多種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5、吃面條時一定要喝湯,所謂原湯化原食。在烹煮淀粉類食物時,它們表面的淀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淀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面湯中還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吃面條時一定要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