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五花肉是一道非常經典的菜式,無論是作為家常菜還是作為宴席上的菜式,燉五花肉都是餐桌上的主角。
燉五花肉的做法有好多種,其實這么多種做法都大同小異。只不過如果想味道更美味的話,制作流程上就會繁雜一些,需要去血水去腥味,然后調醬汁,再加入水燉上一個小時左右。如果對于味道不是特別挑剔的話,簡單幾步也能做出一道非常美味的燉五花肉。
燉五花肉的做法有十多種,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作為吃貨的你,對于味道肯定非常挑剔,所以為了美味,復雜一點的工序,長一點的制作時間也是值得的,下面就教大家燉五花肉的精致做法。
主料:五花肉。
輔料:白糖、油、姜、大蔥、八角、鹽、老抽。
做法:1、把五花肉切成大塊兒,清洗干凈之后,放入開水中焯一下,使其血水去掉,去除血腥味,隔水撈出后待用。2、把大蔥、姜切好待用。3、在鍋中放入油,燒熱,然后方法適量白糖,大蔥,然后小火慢慢攪動,等糖變粘稠并起氣泡就行,不要煮焦。4、把五花肉塊兒放入鍋中,和剛才的糖醬一起翻炒,然后放入八角、姜、老抽翻炒均勻。5、倒入清水,剛好淹沒五花肉就行,蓋上蓋子,大火煮開后,再小火燉1小時。6最后打開鍋蓋,這時如果湯汁比較多的話,可以改為大火,把湯汁燒濃稠,并翻動五花肉,等湯汁變濃稠后就大功告成啦。
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位于豬的腹部,因肥瘦相間,所以叫做五花肉。
五花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酸,還還有豐富的鐵質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所以能夠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五花肉性味平和,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能夠改善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等病癥,而且能夠滋陰養肝,起到美容養顏,光滑皮膚的作用。
燉五花肉營養價值豐富,能夠改善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等病癥。另外,它有很好的補鐵和美容功效,所以特別適合女性朋友食用。
雖然燉五花肉非常好吃美味,但是不能多吃,因為這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里含有不少脂肪,多吃了會長胖,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對于血糖高的朋友也應該少吃,尤其在烹飪過程中應該減少白糖的量。另外,濕熱體質和痰滯內蘊的朋友也最好少吃燉五花肉。
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是可以吃燉五花肉的,不過一定要適量,不能貪吃。
燉五花肉的脂肪含量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多吃了的話引起肥胖,對孕婦和寶寶都不好。另外,在制作燉五花肉的過程中,應該少放一些糖,尤其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就應該注意了,最好不放或只放少量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