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雞蛋仔獨具特色,讓你聞香而來,看一眼就會愛上它。但同時美味的吃食往往會有一個“致命誘惑”——熱量,尤其是女孩子,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不想不給體重增加負擔。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雞蛋仔的熱量吧!
【圖1】
雞蛋仔在制作時使用大量牛油、糖分,因此高能量高脂肪。一份雞蛋仔熱量為390千卡,相當于一碗半米飯,脂肪達8克,相當于2茶匙油,經常進食會導致肥胖,增加心臟病、糖
尿病等患病風險。
正宗者以雞蛋製成,膽固醇高人士應注意分量。部分雞蛋仔可能加入色素及味素取代真正雞蛋,只要每次別吃足整份,問題應不大。
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應注意科學。對于老年人來說,吃雞蛋應以煮、臥、蒸、甩為好,因為煎、炒、炸雖然好吃,但較難以消化。如將雞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鈣量會明顯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約為鮮蛋的10倍,特別適宜于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還應提醒的是,切莫吃生雞蛋,有人認為吃生雞蛋營養好,這種看法是不科學的。
蛋的鮮香和奶的純香完美結合,烤出的雞蛋仔香氣四溢,滿街飄散,使人聞香而來。快來學習這誘人的雞蛋仔的做法吧!
主料:白砂糖、雞蛋、清水、玉米油。
輔料:低筋面粉、玉米淀粉、泡打粉。
做法步驟:
1、將低筋面粉 140克 玉米淀粉 20克 泡打粉4克中的三種粉類提前過篩備用。
【圖2】
2、白砂糖 80克 雞蛋 100克.雞蛋磕開放入一個較大的盆中,放入白砂糖后用打蛋器將其打發。
3、接著將清水 100克 玉米油 50克中的清水倒入打發的蛋液中,用蛋抽將其打勻。
4、接著將玉米油倒入,繼續用蛋抽將其打勻。
5、將步驟1中的粉類一次性倒入,用蛋抽將其拌勻后靜置15分鐘。
6、將雞蛋仔模具放在燃氣灶上預熱,接著刷上一層油。
7、用勺子舀取適量的蛋糊倒入模具的凹槽中,倒滿即可。
8、合上模具后,翻一下面,加熱30秒。
9、接著再翻個面烤1-3分鐘,然后另一面也再烤1-3分鐘。
10、關火后將其取出,喜歡卷一下的要趁熱卷,依次將面糊制作完成即可。
注意事項:雞蛋仔取出后,要放在晾架上晾2分鐘左右,這樣散一下熱氣和水蒸氣再吃,口感才外酥脆、內柔軟。
雞蛋仔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圖3】
雞蛋的蛋白質是食物中質量、種類、組成平衡最優良的,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并含有一定量脂肪和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H、酸、鈣、鐵、磷、鎂、鋅、銅、碘等。
雞蛋蛋白質中,主要為嬰兒成長需要的卵蛋白和卵球蛋白,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吸收率高,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之功。
蛋清清肺利咽、清熱解毒;蛋黃滋陰養血、潤燥熄風、健脾和胃,可用于心煩不眠、燥咳聲啞、血虛所致的乳汁減少或眩暈、夜盲、病后體虛、營養不良、胎動不安、產后口渴、下痢、小兒多食谷物糖婁引起的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及病弱患者的理想食物。
盡管蛋黃中膽固醇含量較高,但因雞蛋中含有的豐富,且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有助予神經傳導作用,健腦補腦),所以每天應吃l~2顆雞蛋。
雞蛋仔的宜忌人群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1、一般人均可食用;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價格相對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對象相當廣泛,從4~5個月的嬰兒一直到老人,都適宜食用雞蛋。
【圖4】
2、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后病后調養;適宜嬰幼兒發育期補養;
3、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
4、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只,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雞蛋在2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下大概可以存放一周,如果放在冰箱內保存,一般可以保鮮半個月。在保存雞蛋時需要注意:放置雞蛋時要大頭朝上,小頭朝下,這樣可以使蛋黃上浮后貼在氣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黃,也可延長雞蛋的保存期限。
雞蛋仔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雞蛋不可多吃,因為過多攝入膽固醇、蛋白質,可升高血脂,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脾胃虛弱者不可多食。
【圖5】
不論煎、炒、蒸、煮,雞蛋都不宜做“老”,那樣既損失蛋白質,又不易消化。
如何挑選雞蛋:
1、可用日光透射 用左手握成圓形,右手將蛋放在圓形末端,對著日光透射,新鮮的雞蛋呈微紅色,半透明狀態,蛋黃輪廓清晰;如果昏暗不透明或有污斑,說明雞蛋已經變質。
2、可觀察蛋殼,蛋殼上附著一層霜狀粉末,蛋殼顏色鮮明,氣孔明顯的是鮮蛋;陳蛋正好與此相反,并有油膩。
3、可用手輕搖 無聲的是鮮蛋,有水聲的是陳蛋。
4、可用冷水試如果蛋平躺在水里,說明很新鮮;如果它傾斜在水中,它至少已存放3~5天了;如果它筆直立在水中,可能存放10天之久,如果它浮在水面上,這種蛋有可能已經變質,建議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