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們有沒有發現,自家娃是個小畫家,總是愛拿著筆涂涂畫畫。其實愛畫畫是很多孩子的天性,在色彩繽紛的圖案里能探索他小小的內心世界,兒童學畫畫也是為了激發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和想象力。兒童學畫畫應該以引導加鼓勵為主,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切入,切莫以固定的模式去限制他,那么兒童學畫畫要怎么學呢?
家長們可以教小朋友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讓他自己去想象嘗試畫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只要他認為表達了他的意愿就要鼓勵他,不要打擊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們只需要鼓勵他,讓他繼續創造性的去畫不同的東西,并提供各種素材資料讓他參考。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畫畫的過程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認同感,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通過繪畫提高孩子的想象思維,聯想思維,動手能力,提高專注力。
3-1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寶寶腦袋里總是有一些奇思妙想,有的寶寶就將其付諸圖畫中,畫畫能表達他對周圍事物的理解,那么兒童學畫畫好嗎?兒童學畫畫對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一定的幫助!
第一、增長知識
畫畫的范圍廣泛涉及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常識。
第二、鍛煉感知能力
繪畫是孩子距離客觀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種活動。畫畫的孩子每天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專門研究不同的觀察方法,并切實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與描述。
第三、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
美術永遠有新的課題、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永遠需要不斷去嘗試、不斷去感受不斷尋求自己的觀念與與眾不同的表現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思維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讓一種優秀思維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意識,才算真的具有創造性。
第四、鍛煉動手能力
畫畫的過程中,小朋友用自己的雙手接觸到不同的筆、顏色、紙……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材料,并在繪畫與制作練習中熟練掌握這些材料各自的特點與不同的用法。
第五、培養獨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在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訓練上,沒有任何一種活動能與畫畫相比。
家有畫畫小神童,那么要怎么從小培養呢?如何教兒童畫畫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1、色彩訓練
在認清顏色的基礎上要求能準確地說出名稱,區分顏色的深淺等等。利用分發材料的時候要求孩子來說:“我要紅色的!”“我要蘭色的!”等等。有些比較容易混淆的顏色,象:藍綠、藍紫等等,可以設計一些色彩游戲來練練孩子們的眼力,進行強化訓練。
2、手工DIY
撕、剪、揉、捏、搓、粘貼等等,既練了手勁又練了手指的靈活性。設計一些手工活動,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顏色,完成后通過比較讓孩子自己選擇襯底,裝裱,效果往往不錯。
3、圖形識別
畫圓、短線、長線、簡單的幾何圖形等等,將這些枯燥的圖形練習融進游戲中,吹泡泡、小雨傘、楊柳枝等等,逐漸嘗試從無形到有形。
都說3-12歲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那么畫畫要從幾歲開始培養起好呢?4~9歲兒童想像力最豐富,是開始學畫畫的最佳時期。
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觀察,如建筑物的造型、顏色等,讓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3~6歲的兒童,美術教育以撕撕折折、剪剪畫畫為主,讓他感到愉悅,增加興趣。7~10歲的孩子,則主要灌輸繪畫背后的人文、地理等知識,豐富想像力。兒童學畫畫,家長不要買臨摹課本,也不要買簡筆畫教材。簡筆畫要求線要直,圈要圓,模式僵化,不符合兒童畫的特點。讓他通過自己的想象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色彩世界才是最好的!
在涂涂畫畫中,小朋友的天性就發揮出來了,他們有著奇妙的想象力,有著自己對周圍事物最為獨特的想法,這時候畫出來的畫作都是最具有創造力的,那么在畫畫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家長要學會尊重,兒童畫來源于先天的本性和對生活的觀察理解,一定要給予鼓勵,而不是指指點點,橫加干預!
第二、兒童在畫畫中是憑著感知找到一種感覺在畫,所以家長們可以引導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知。
第三、家長可根據環境、季節變化,來引導寶寶觀察環境、體驗生活,增加創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