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很多人發現帶魚在自家很難養殖,所以認定帶魚為深海魚,其實帶魚嚴格來說并不是深海魚,而是屬于洄游型魚類,一般棲息在棲息在20-40米水深的近海,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中國沿海各省等,分布范圍比較廣。
帶魚帶魚白天怕強烈的陽光,有“晝伏夜行”習性而且有用能力比較差,所以它們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于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靜止時頭向上、身體呈垂直,只靠背鰭及胸鰭的揮動,眼睛注視頭上的動靜,若發現獵物時,背鰭就急速震動,身體彎曲,撲向食物。每年春天回暖水溫上升時,它們就結群排隊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為捕撈季節;冬至時,水溫降低,帶魚又游向水深處避寒。
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