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終于可以看到自己辛苦孕育的寶貝,內心的激動無以言喻,雖然新手媽媽對于小生命的照顧多少有些手忙腳亂,但此時的媽媽已經顧不得自己的身體,就想好好照顧寶寶。
媽媽的心情,我們大家都能夠理解和體會。但是生產過后,媽媽的身體是十分虛弱的,子宮也需要產后媽媽的好好休息和調理才可以逐漸恢復,如果產后媽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寶寶身上,而不懂得好好照顧自己,呵護好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子宮”,就很可能會出現子宮收縮不好,褐色出血持續不斷等子宮恢復不良的情況。
如果產后媽媽可以注意休息,好好調理,大部分的產后媽媽,子宮收縮的情況都會不錯,子宮也可以慢慢的恢復孕前的水平。但是也有一些孕婦,出現產后子宮收縮不良的癥狀,那么,造成產后子宮收縮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子宮腔內如果殘留胎盤或者胎膜,就會出現持續出血甚至大出血等子宮收縮不良的癥狀。如果分娩后護理不當,造成子宮或者盆腔感染也會影響子宮收縮。而產后媽媽的年齡較大,健康狀況不理想,分娩次數過多或者是生育多胞胎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產后子宮收縮不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