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1個月左右,聽覺就基本完全發育成熟了,但視覺卻需要較長時間來慢慢發展,寶寶出生后6—8個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樣清楚。作為家長,父母們需要定時的給寶寶進行測視力,以確保寶寶的健康成長,那么兒童的視力檢查又應該在什么時候進行呢?下面媽網百科為你解答。
第1階段:客觀觀察法
2歲以內用客觀觀察法,檢查口訣為一月怕來二月(怕指怕光,動指隨大人的活動轉動眼球);四月摸看帶色物;六月近物能抓??;八月存在跟隨目(大人手指到哪,寶寶眼光看到哪,并固視不動);1歲準確指鼻孔;2歲走路避開物。除此,4—7個月的寶寶,如果視力存在問題,爬行和玩玩具的舉止行為,通常比同齡的寶寶動作緩慢、準確度低,顯得有些笨手笨腳。
第2階段:手式、動物式形象檢查法
3—5歲的寶寶可用手式、動物式形象視力表檢查。需注意的是,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會寶寶認識視力表,并要反復測查,否則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第3階段:成人視力表檢查
5歲以上的寶寶,可用成人視力表檢查。如果合作得好則能測出視力。我國兒童不同年齡段正常視力為,2歲:0.4—0.5,3歲:0.5—0.6,4歲:0.7—0.8,5歲:0.8—1.0,6歲:1.0或以上。
媽網百科建議:如果按上述方法檢測,發現寶寶的視力有問題,應及時診察和治療。當用手捂住寶寶一只眼睛時,寶寶高興地大笑或掙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卻沒有這種反應時,說明這只眼的視力有問題,應帶寶寶去看眼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