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水面筋在廣州市面上都有賣,但是對于生活在華南地區的人們來說,水面筋可能比較陌生。面筋,古語“麩”,據說是南朝梁武帝所創,因為梁武帝喜歡吃素。
水面筋其實就是將活好的面,洗去淀粉,剩下的就是生面筋,洗好的生面筋,煮了就是水面筋。水面筋的具體做法是在面粉中加鹽,鹽的分量一般是2茶匙即10克,然后將水徐徐注入,用筷子和勻,調好后的面團要比餃子面稍稍稀軟一些,鍋內放水,多一點好,燒開后把面團放進去煮,面團泡在水中醒20分鐘,等到面團全部浮上來,就可以撈出,在盛了水的盆中用手輕輕抓洗面團,不時換水,洗出面粉中的精華,直到面團顏色發暗,手感勁道不粘手,浸泡在水中不掉面色為止。
水面筋的主要成分就是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營養極好,其蛋白質含量,高于瘦豬肉、雞肉、雞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屬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食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體虛勞倦、內熱煩渴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