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里

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里

艾灸是中醫治療的一種方式?,F在已經流行成為一種養生方法了。艾灸對于慢性疾病來說,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婦科疾病是女性朋友們比較高發的疾病。婦科疾病也是可以使用艾灸治愈的。接下來,我們來看下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里呢?

1、中脘穴

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2、神闕穴

神闕穴,就是肚臍眼,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

3、關元穴

關元穴位于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4、子宮穴

子宮穴,經外穴名,出《針灸大全》。原說在“中極兩旁各二寸”,今據《針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5、歸來穴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

6、八髎穴

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稱“八穴”。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

7、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8、三陰交

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出自于《針灸甲乙經》。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直刺1~1.5寸。

以上就是媽網百科介紹有關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里的相關內容了??傊?,婦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這些,艾灸中脘、關元、神闕、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三陰交這幾個個穴位在治療婦科疾病是必須灸的穴位。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
編輯推薦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