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的護理診斷

新生兒感染的護理診斷

新生兒由于免疫力還不是很強,容易被一些疾病侵襲,比如受到感染的概率就比較大,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首先要先判斷一下感染的源頭,然后再及時治療,及時處理,以免給孩子留下后遺癥。那么新生兒感染的護理診斷應該怎樣呢?家長又該怎么進行護理呢?

新生兒感染的護理診斷

新生兒如果由于一些原因導致感染了,會在一些臨床癥狀上表現出來,比如下面的一些護理上的癥狀:

1、全身癥狀:常無特異性表現,常與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混淆。大致表現為:

(1)精神狀態:有短暫的煩躁不安,以后轉為反應弱、嗜睡、哭聲無力甚至昏迷。

(2)面色:發暗、發黃、嚴重時發青、白或紫。

(3)吸吮:吸吮力減弱,吸乳量少,甚至拒乳。常有惡心、嘔吐及腹瀉。

(4)活動:煩躁時哭鬧多動,但很快活動少,甚至不動。

2、局部癥狀:仔細檢查可發現局部病灶,常見為臍部、皮膚、耳、指(趾)甲溝、眼、口腔、或產傷部位。也要注意內臟病變,如肺、肝、腦膜炎、泌尿系感染、產道感染等。

新生兒感染應該怎樣護理

1、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

2、對新生兒兒實行保護性隔離,尤其加強口腔、皮膚及臍部的護理,發現微小病灶立即與醫生聯系以便及時治療。

3、注意消毒隔離,特別是醫療器械使用前后必須嚴格消毒。

4、合理營養。新生兒期營養需求量高,但消化代謝功能有限。因此,對營養既要求足夠量來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又不能過量喂養,以免造成新生兒胃腸道的過重負擔,適當掌握合理營養對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制造干擾素,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可增加抗體,清除病毒和細菌,從而增強免疫力。

5、預防接種。新生兒時期雖然從母體來的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體,但對于許多傳染病仍是一個高度的易感者。預防接種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接種來防止對新生兒危害最大的傳染病的發生,如結核病、乙型肝炎等。

除了上述幾個需要注意的以外,新生兒的護理者一定要養成勤洗手,勤換洗的好習慣。還有勤開窗戶,加強室內通風也是很重要的。新生兒本來體質就弱,對疾病的免疫力低,尤其是感染后。所以一定要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對新生兒進行專業的護理。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
編輯推薦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